作者:曾水良
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規則”,現代社會有規則、而傳統社會沒有規則,現代社會靠法制、傳統社會靠人治。同樣,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最大區別也是“規則”?,F在碰到的這些問題已經不是MBA教育能夠提供答案的問題了,而是一種深層次的中國民族文化問題。
中國古代社會有一個常見的現象:每當社會出現危機,或朝政腐敗、或外敵入侵,整個國家陷入災難狀態時,最高統治者就會要求改革者進行改革,而一般危機解除、災難緩解,朝政中就會匯集一股針對改革者的反對浪潮,抓住改革中的一些失誤對改革者大加針鞭。中國民營企業發展道路上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經理人只有在企業危機時才會被推到抗災第一線,而一旦災難解除,經理人就會成為眾人打擊的對象。
民營企業中始終有一種頑固的黑色勢力,它的內涵是——敵視改革、維護過去的既有模式、本土化意識、排斥外來人員及事物。這種黑色勢力對企業老板發揮著巨大的影響作用。這種黑色勢力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是一種普遍現象。
選擇經理人,對民營企業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挑戰;對企業習慣于追隨老板的員工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改變。一般來說,經理人上任后,往往摩拳擦掌想進行一番大變革,這必然要和原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發生沖突,而企業老板對此未必能接受,會心存疑慮,企業的老員工們不想習慣被改變……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你死我活”的爭奪在所難免。
以血緣、親緣和地緣等“三緣關系”為基礎的中國民營經濟,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其創業初期的家族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部分民營企業家期盼在中國能形成職業經理人市場,天真地認為有專門的“管家”即職業經理人替自己打理家業。在國內,職業經理人一度是個熱炒的話題,似乎中國引進了職業經理人制度,中國民營企業立刻會出現一批與國際接軌的企業,中國的民營企業管理會立刻上一個臺階。
從實際情況看,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目前在中國的結局基本上是失敗的。失敗是中國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共同命運。由此看來,職業經理人還要和民營企業家以及企業環境一同成長,逐步成熟起來。我覺得形成現在這種局面,民營企業家有責任,但職業經理人也有自己的缺陷。既然已經進入了此企業,難道非得等到老板讓你做什么你才去做嗎?為什么自己不能主動去做呢?只要有主動性,相信想了解一個企業應該不難,不是呢?總是怨天尤人怎么行。
……為什么國內職業經理人都落得這種結局?中國目前民營企業的環境決定職業經理人唱主角還不到時候,這是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始終是可悲性人物的最主要原因!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總結中國“經理人”職業化的五大缺失為:
一、職業經理人不具備職業性
職業經理人是專業化的人員,依的是自己的特殊專業技能即管理和運作企業的技能,而不是自己的資本,因此他的一切行為都必須符合專業水準。由于中國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管理者是半路出家,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因此許多人往往認為管理工作并不需要專業技能。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有人把MBA等同于職業經理人,其實錯了。MBA與職業經理人是“學位”與“崗位”的區別,其內在涵義不斷擴展,職業經理人是指能運用全面經營管理知識和豐富管理經驗獨立對一個經濟組織開展經營或進行管理的高層管理人員,職業經理人素養是MBA專業知識的延伸發展。
獲MBA學位的人并非都能成為職業經理人,如果中國MBA中有30%最終能走上職業經理人崗位就是非常成功的,中國MBA要成為職業經理人,要解決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的結合問題,職業經理人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職業的社會階層,從MBA到真正的職業經理人需要反復磨練,包括職業操守、專業素質與職業心態和能力的磨練,其中職業操守是衡量職業經理人的首要指標,專業素質則包括知識結構、創新意識以及應變能力、洞察能力、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用人能力。由于民營企業市場環境、技術和競爭對手隨時在發生變化,企業對職業經理人的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職業經理人還要對自己進行專業定位。有些人擅長財務,有些人擅長營銷,有些人擅長人力資源管理等??傊?,職業經理人必須善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符合自己職位的專業要求。目前國內有許多為職業經理人安排的專門培訓能很好地提高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水平和思維能力,向一個符合要求的職業經理人靠攏。
二、職業經理人不具備應有的道德水準
奉獻精神缺乏,責任意識淡薄。每個所謂的職業經理人都是經過多年的磨練,經過許多的磨難與痛苦的等待才得到目前的地位,所以到了高層,他們的潛意識里有一種歇歇腳的想法和玩弄權利的欲望。這個時候,他們關注的不再是責任,而是權利的掌控,他們喜歡玩一些手段,喜歡看著下屬忙碌,而自己卻僅僅滿足于員工等待簽字的期待和對他們的景仰和尊敬。他們喜歡在點評一番員工的工作之后簽字的感覺,他們沒有或不愿意充分理解企業所有者的任務和要求,他們辦事情喜歡拖一拖,等自己終于有時間,等員工催了幾遍之后,才想起來這個事情該辦了,而這時員工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激情、靈感和沖勁,員工的工作速度開始變慢,熱情開始下降,責任感開始變弱,士氣開始低落,管理走向了滑坡。
有的職業經理人喜歡玩一些政治。企業本身是個經濟組織,應說不該存在政治組織和政治行為,但很多企業的確存在著辦公室政治、復雜一點的組織甚至政治團體林立,政治斗爭糾葛不清。有的職業經理人特喜歡把老前輩趕走,拉進一些自己的親信,這種管理層之間的內耗嚴重影響了企業競爭力,使企業變得沒有方向,變得混亂,根本談不上向心力和凝聚力。員工的眼睛是明亮的,管理層的斗爭和內耗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環境和文化,使得員工無心工作,更談不上奉獻和責任,一個缺乏奉獻和責任的企業結果是很可怕的!一個企業職業經理人是否具備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直接決定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管理層的團結合作,什么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理念,先進的管理手段與管理工具都是空談和擺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