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距離3月11日的強震已經1月有余,但由此引發的日本核泄漏事故卻在持續發酵之中。4月12日日本將核泄漏事故級別提升至最高級7級,17日東京電力公司首次公布事故處理日程表,計劃在6至9個月內控制核泄漏。盡管如此,市場對日本核事故風險依然心存疑慮,18日包括日本在內的多國核能類公司股票依然處在重壓之下;與之相反的是,包括原油、煤炭在內的傳統化石能源類公司股票卻受到青睞。日本核事故究竟會對全球能源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和變化?接受本報記者連線的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經濟研究員蘇杰表示,日本大地震和海嘯引發的核泄漏事故為全球能源市場發展帶來變數。短期看,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為代表的傳統化石能源面臨供應趨緊、價格上漲的壓力;但就中長期而言,鑒于傳統能源日益枯竭和對環境與氣候的破壞性加劇,新能源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全球核能發展或將放緩
近一段時間以來,由于日本核泄漏事故導致全球“核恐慌”情緒持續上升,國際核能利用受到的沖擊遠遠大于日本國內,全球與核能相關產業的股價相繼承壓,有些甚至出現大跌現象。如為福島第一核電站設計全部6座反應堆的通用電器、日本核反應堆供應商法國阿海砝Areva股價以及全球多家主要鈾供應商股價都曾出現大幅下滑。雖然東京電力公司在17日公布遏制核泄漏的時間表,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核泄漏的打擊之下,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或將資不抵債,被迫進入破產程序。
而更為嚴重的是,隨著全球多個國家相繼在空氣、云層或農作物中檢測出不同程度的微量放射性物質,有關核能的擔憂和懷疑情緒正在全球范圍內蔓延。有跡象顯示,在民眾反核聲浪的推動下,不少國家已被迫對本國核電政策作出調整。如在日本核事故之后,德國政府宣布暫停延長使用過期核電站計劃3個月,并關閉7座核電站,對143座核電站進行安全檢修。其環境部長更表示,將在2020年之前逐步淘汰核能。此外,瑞士日前也宣布停止修建核電設施申請的審核,并對境內所有核電站提前進行安全檢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