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曄:管理和溝通,實際上管理就是溝通這個事兒,管理一直就是溝通,而且必須得溝通,不溝通沒辦法。這個事兒作為一個組織來說它是要求能定向產生作用,就是你要說的是大致的方向,稍微有點偏差可以,不能來回扯。做管理最基礎動作的時候必須從溝通開始說,所以管理是溝通行為一直存在的。我們現在需要面臨的管理是組織的復雜程度大幅度提高的,不是像原來那么簡單了。
傅強:再補充一點,科技的發(fā)展讓信息傳遞變得無障礙,而這個時候信息的胡亂傳遞導致了溝通的另外幾大麻煩,原來是信息的傳遞比如說信息的不對稱,現在隨便的東西隨意地進行傳遞,那個傳遞組織外的傳遞又導致了新的溝通的麻煩。
李晨曄:原來管理是溝通,現在管理還是溝通的原因是說,原來的那些東西拿到現在不太好用,而且不光是不太好用,我們現在管理的問題暴露方式,都正好暴露在溝通的方向上了。
馮宗智:企業(yè)溝通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實際上企業(yè)沒把這變化當回事,外面的服務支撐也沒把這個當回事兒,包括做溝通,很多人是溝通專家,但不是管理溝通專家,他們不是從企業(yè)管理的角度來為企業(yè)提供溝通服務,這就導致了需求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造成了很多的問題,這可能是我們探討新型組織和新型服務的一個基本的前提。
李晨曄:我們溝通的時候假設是1.0版,這1.0溝通是我們大家?guī)缀跛械膬刃牡臏贤P停褪俏艺f你聽,然后你改變了,我高興,就是咱倆形成一個很不錯的反饋過程,我說的話,我的期望是你聽,你聽完以后要按照我期望的形式去做,然后這個行為方式產生了我期望的結果,這個反饋過程建立以后,我就再強化了一下我對這種溝通方式的理解和我對這個事兒的認識。咱們在很多的組織溝通里面,每個人的心里面還是在做這個事兒,就是假設是普遍的,個人假設也是普遍的。
傅強:剛才說的有一個原因,說組織發(fā)展的復雜程度,這個我代表企業(yè)說一下,不僅僅是因為大所以復雜程度在增加,凡是相對小一點的企業(yè),比如說包括院校,也不是一個龐大的什么樣的體系,現在小的生產型企業(yè)基本都被整合完了,那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經濟或者是服務型的,這一塊的知識型企業(yè)和知識型員工的出現最后就導致他的生活方式,他的發(fā)展方式和他的內心方式,他的溝通要復雜得多,所以說組織的復雜程度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你大小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是你的人員組成的問題,這些都造成了現在組織的復雜程度。談到管理者自己內心的這種變化,原來為什么這種1.0的單向傳播,就存在16年?存在是合理的。你比如說當時是生產線,它可能更多的真的不需要信息的交互,我就得告訴你這事兒怎么做,而且你按我做的你就對了,因為我說的對不對是我說的,是那個機器要求我這么去溝通的,然后那個時候所有的組織幾乎是和軍隊一樣的,就是要求統(tǒng)一、整齊,就是效率的提高是按照這個方式相對提高的,可是如果變成了一個新型組織或者是知識型企業(yè),這個時候它的軍隊化整齊劃一的效率也不一定能管用了,因為它不在生產線,不起關鍵的作用。而這個成分,比如說學習、互相學習、迸發(fā)、交流就形成了德魯克說的,現在21世紀的管理,組織由軍隊變成了社區(qū),這個企業(yè)組織成了這樣一個社區(qū),是一個共同創(chuàng)造的組織體系,不是一個要完全整齊劃一的組織。我們是不是可以從組織發(fā)展的維度和組織變化的維度去看管理、溝通和組織的關系,可能相對來講會清楚。
張成林:在這個時空錯亂的時代,各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語言文化,都匯集到一點上,看似一個單一的團隊,其實后面受影響是各種不同的東西。為什么叫知識型經濟,就是因為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所以管理提出了一個新的命題。現在要求這個管理是依據未來,而提出這個概念就是要當下體悟未來,現在必須在這個復雜的環(huán)境下去把握,否則會被淘汰。
傅強:原來工業(yè)化的組織也需要把人組織起來工作,現在新的服務體系也需要把人聚集在一起,形成新的變化,而這些都對這個溝通提出了挑戰(zhàn),也就是管理模式的變化。
李晨曄:既然說溝通是管理,就應該把責任放到企業(yè)溝通上,既然溝通都是管理的責任,就是企業(yè)老總,不是任何一個部門的事情,他得去想這個事情,所以得去看這個變化在哪兒。組織在溝通上可見它的復雜程度和責任變化有多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