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是一代管理大師,是他開創了管理學,并成為企業的精神領袖。但是我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種開創與轉變是來自于一個歷時18個月的企業咨詢。
1943年1月,德魯克應邀到通用汽車公司做了為期18個月的企業咨詢,正是這次咨詢讓德魯克寫了一本劃時代的書《公司的概念》,但卻在業務咨詢上沒有贏得客戶的認同。通用汽車總裁斯隆對這次合作極其不滿,認為寫通用的書應該如何如何寫,于是最后出現了《我在通用汽車的的歲月》這本也非常著名的書。德魯克的咨詢報告是《公司的概念》,不是我們一般咨詢顧問所理解看到的報告形式,而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書,并且是德魯克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書。
一個不被客戶認可的服務內容,居然創造了管理這門學科。有失必有得,可能從經濟價值方面來看,德魯克失去了不少,但從學術價值方面來看,德魯克贏了整個世界。這也說明,客戶的滿意只是局部上的一種滿意,一種眼前利益上的滿意,就是斯隆這樣大企業家,也有這樣的短視現象發生,更何況是其它的一般企業家了。從這場合作的結果來看,現實結果是德魯克失敗了,因為客戶并不認同;從歷史的今天來看,德魯克贏得了全世界企業家的尊重,他無疑是贏了。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企業家看的是即得利益,大部分的戰略家看得是未來利益。學者未必經營過企業,但確實能創造出管理企業之方法,如德魯克就是這樣。企業家是在經營企業,但無論如何也不比專門研究企業發展形態的專家能強多少,除非他是一種復合型的企業家,即是實干型的又是思考型的。
德魯克面對客戶的不滿,并沒有急于爭取認同,而是堅持自己的理念與遠見,轉而將其變成一個社會公共產品,并以圖書的形式發現了管理的藝術,開創了管理的法門。德魯克在1993年為《公司的概念》再版所寫的前言中說道通用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通用汽車公司之所以至今仍然步履蹣跚、無法自拔,主要原因也是受制于《公司的概念》這本書50年所指出的問題;但是,我卻因為直指這些問題的核心,而被大多數高管視為判逆。我越來越好奇,通用汽車公司除了分拆之外,是不是能通過自發或惡意的接管,創造反敗為勝的傳奇?”,即便是時間過了這么久,德魯克還是那么自信。
這場爭論的結果在2009年6月1日出現了,通用汽車公司向政府提出破產重組,一個經歷了半個世紀才見分曉的爭論,時間證明德魯克是對的。
德魯克認為,通用的破產是管理的失敗,而在50年前,斯隆他們并不知管理為何物,或者認知的并不清楚,雖然斯隆也堪稱管理大家。當然,一個洞若觀火的見地,50年之后才見分曉,確實是時間太長了,長得都分不清誰是誰非了。
當事人看不見的事,后人總是有機會看見。現在看來,斯隆建立了第一個由專業人士管理的大企業,即職業經理人管理階層(manager as profession)。而德魯克創建了管理學(management as discipline)。此兩人的貢獻,使企業的市場化運營有了高效的方法與策略。雖然德魯克在這單業務上與斯隆發生了分歧,但從此卻奠定了他企業咨詢顧問的地位,客戶反而越來越多,這也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
堅定自己的判斷,完美表達自己的觀點,形成系統化的思想,使德魯克成就為一代管理大師。其實,有時一個管理大師的思想遠非即時企業滿意可以完全承載的,隨著時間推移它們承載的整個行業。德魯克就是這樣,他的管理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企業家。范圍之廣幾乎全世界所有成功的企業都不能幸免。
更為重要的是,這位企業思想家提出了企業存在的核心價值,這種價值并不是我們常說的,辦企業就是賺錢,不賺錢就是不道德的等等現實觀點,而是為了顧客、社會與經濟創造更高的價值。德魯克的思想,聽起來是那么的動聽,一般沒有一點胸懷的企業家,怎么可能認識到這一點,不僅認識不到,而且還會認為哪是在唱高調。
企業的目的在于贏得客戶、創造財富、創造就業機會,這是千真萬確的、無庸置疑的,但如果能夠做到關心社會、那么企業便會成為一個社區、在那里工作的每一個人便會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并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這種情況只有企業超越其經濟屬性而具備了社會屬性之后才可能出現。
是的,現在有多少中國企業能認識到這種社會屬性呢?可能完全沒有這樣的意識,還沒有思考到這個層面的內容。
好在德魯克的遠見,在時下的企業里都成為了重要的企業文化內容構成。
比如德魯克說:
我們的事業是什么?
誰是我們的客戶?
客戶的認知價值是什么?
誰是我們的非客戶?
如何把非客戶變成我們的客戶?
這些市場認知,都是德魯克設置的基本命題。
企業的管理理論來自于企業,又完全超越了企業。德魯克一生并沒有辦過任何企業,但企業的價值卻是他發現的。那么,德魯克管理學的確核心思想是什么?德魯克的學生那國毅先生這樣總結道:
責任是核心,責任的內涵是:Do Well(創造高績效),Do Good(做好事),Do no Harm(不做惡)。這實行上完全是一個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闡述,是企業道德的要求。正如當今談論的低碳經濟,最受尊敬,企業責任一樣,德魯克半個世紀前,就看到了這個企業的核心價值所在。
這種價值是普泛的,無影無蹤的消化在社會當中。當知識工作者要提高生產力,不僅要有這處普泛的社會價值貢獻,還要有即時利益的顯現,當然,面對客戶的時候,德魯克的態度是完全是可以學的,只要你有這樣的胸懷,可能創造的價值是最大化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