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固體廢物的產量也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固體廢物污染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性決不容忽視,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嚴重影響環境和人體健康。從我國面臨的經濟高速增長、環境狀況嚴峻、資源相對缺乏的形勢出發,要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重要的戰略選擇。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在固體廢物的污染治理工作中實現固體廢物的循環利用,提高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綜合利用比例,能夠有效解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并支持未來經濟高速可持續發展。
我國固體廢物的產量很大,而且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對物質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固體廢物的產量也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據統計,2002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的產量為9.5億t,2005年為13.4億t,而2007年這一數字則變為17.6億t,2010年中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已超過了18.3億t。由此可見,我國的固體廢物產量正在逐年增加。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雖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生活垃圾產生量急劇增加,處理方式又大都采用衛生填埋,年復一年,土地資源不堪重負E21。農村固體廢物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農村固體廢物的處理,大多數地區還沒有提上日程。由于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畜禽糞便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人環境,嚴重污染空氣和水體。農村的大量生活垃圾基本沒有得到合理處置。面對這些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應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的手段,加大處理處置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治理力度,使得固體廢物污染的治理能夠和經濟建設同步,從而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循環經濟是一種將經濟體系與環境資源緊密結合的生態經濟模式,它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要求經濟運行遵循“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主張“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的經濟活動原則。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是循環經濟的一種具體體現形式,本質上也是一種生態經濟,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固體廢物的生態化轉向,可以有效地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排放量,使其成為一種原料資源從而創造新的經濟價值。對于固體廢物,可通過回收可再生資源、各行業自行處理及垃圾綜合利用來實現部分固體廢棄物向有用資源的轉化。
循環經濟在粉煤灰治理中已得到了較成功的應用。我國燃燒用煤含灰分較高,所以排出的粉煤灰量很大,大量的粉煤灰如不加以處理,會產生揚塵,污染大氣,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粉煤灰綜合利用,其效益非常明顯,每利用1萬t粉煤灰,可為火力發電廠節約征地200 mz,減少灰場投資運行費2萬一8萬元,節約運灰費2萬一5萬元。粉煤灰的利用主要是代替黏土制作水泥、制作墻體材料、充當筑路材料等。
我國城市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城市固體廢物處理和利用己成為環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的重要研究課題,處理的目標是:減容、減量、資源化、能源化、無害化和商品化。當前國內外城市垃圾處理方法可歸納為3種:填埋(Landfill)、堆肥(Composting)、焚燒(1ncineration)。中國目前以填埋為主,近幾年焚燒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只有做到對垃圾進行源頭分選,堆肥技術才可以在中國推廣。
填埋是我國目前大多數城市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填埋處置是對固體廢物進行管理的綜合性科學工程技術,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堆放和填埋。填埋處置方式逐漸地由簡單的堆、填、覆蓋向包容、屏蔽隔離的工程貯存方向發展。按照填埋廢物的類別和填埋場的污染防治原理,填埋場的構造可分為自然衰減型填埋場和封閉型填埋場,在實際工程中,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半封閉型填埋場。
城市垃圾的衛生填埋場屬于衰減型填埋場,危險固體廢物采用的安全填埋場屬于封閉型填埋場。利用城市固體廢物具有可燃的性質,可以進行焚燒處理。高溫焚燒過程可有效地消除有害的物質及病原體,焚燒時產生的熱量可以用來發電和供熱。有機廢物焚燒會產生大量的酸性氣體和未完全燃燒的有機組分,所以廢氣必須經過凈化后才能排放,廢渣耍進行安全處置。截至2006年底,中國城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已經有60多座,擬建和在建的還有50多座。在中國環保“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垃圾發電是國家今后重點扶持的幾個領域之一。而2006年,中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量占城市垃圾總處理量的8%,比例偏低,發展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