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擁有5萬畝養殖海域的大連海寶漁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里看到養殖池中的海水清澈潔凈。公司副總經理劉明泰介紹,養殖池中的海水由自行研發的循環水系統設備提供,80%的海水是循環使用,做到了零污染排放。
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介紹,像大連海寶漁業公司這樣的工廠化養殖用水循環利用,是大連市推進漁業生產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部級示范場73家、省級示范場131家、市級示范場77家,生產規模達到全市水產養殖規模的15%。
大連擁有19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發展漁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隨著水產養殖面積的擴大、養殖密度的增加和工廠化養殖的增多,水產養殖業能源消耗和污染相應增加。近年來,大連市通過技術培訓、現場觀摩等方式,全面推進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全市工廠化生產單位累計投資1250萬元,已購置工廠化循環水設備30套,到今年底養殖水處理能力將達到20萬立方米。同時,市里對已經認定的示范場逐個進行全面復查,對不能達到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要求的,撤銷其示范場稱號并令其改進。
在推進養殖用水循環利用的同時,市海洋與漁業局加大了全市管轄海域海洋環境監視監測力度,實施了海水質量、沉積物質量、入海排污口、海水增養殖區等14個大項的海洋監測工作。去年,共監測站位233個,采集樣品1214份,取得監測數據21427組,基本掌握了全市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全市海水增養殖區域環境質量等級均為優良,適宜養殖。
與此同時,大連市還大力推動漁船實施節油措施。全市共有1150艘漁船使用燃油添加劑,268艘漁船安裝了節油器。經測算,每年可節約柴油近千噸,直接增加漁民收入500萬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