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政府常務會23日討論通過整治19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的工作方案,將關閉、截流、整治水源保護區內所有排污口,確保水質持續穩定達標率為100%。
據悉,近年來武漢市主要飲用水源長江、漢江水質情況整體較好,水質達標率為100%。但由于歷史原因和城鎮化發展,一些水源地周邊分布有排污口、碼頭,并不同程度存在違法建設、種植養殖等問題,存在一定環境安全隱患。
會上確定,對1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自來水廠水源地周邊實施環境安全隱患綜合整治,其中漢江7個:蔡甸、琴斷口、國棉、西湖、白鶴嘴、余氏墩、宗關;長江10個:江夏、白沙洲、平湖門、余家頭、港東、漢武、沌口、堤角、武湖、陽邏;灄水、舉水各1個。
整治內容為:關閉、截流、整治水源保護區內所有排污口。清拆一級保護區內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一級保護區建成生態圍欄和防護林。整治二級保護區內各類環境安全隱患,建設污染物收集處理設施,嚴禁在保護區內排放污染物。
會上還確定,將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列入每年城建計劃,進一步完善具體整治的內容和時間安排,合理布局飲用水水源地和取水口,力爭2年內基本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集體整治工作。同時,建立全市飲用水應急管理聯動機制,制定和完善長期保護規劃,建立考核機制逐級落實責任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