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干濕垃圾(也就是日常垃圾和廚余垃圾)分類處理,這樣的“舉手之勞”可以使垃圾量大幅減少,甚至減少一半!日前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工作“十二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今年首選500個機關、單位、居民小區、餐館等率先實施,明年開始逐步在全市推廣。
廚余垃圾單獨收集運輸處理
根據《實施方案》,深圳市現階段將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俗稱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俗稱“干垃圾”)等四類,遠期再根據實施效果進一步細化。此次垃圾分類將以餐廚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為工作重點,完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建設。
根據方案確定的目標,2015年深圳市力爭實現人均垃圾產生量“零增長”,原生混合垃圾“零填埋”,有效解決填埋場的臭氣問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力爭達到100%,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率達到40%,有害垃圾安全處理率達到100%。
居民小區設立資源回收服務站
《實施方案》提出,要推進垃圾源頭減量,積極推進清潔生產技術和綠色認證制度。建立廢包裝材料、廢舊電器、廢電池等領域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鼓勵制造商回收處理報廢產品,鼓勵凈菜上市和潔凈農副產品進城,嚴格執行限塑令等。
根據《實施方案》,深圳市將進一步完善全市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建設,公共區域應按照標準配置可回收物貯存設施,居民小區設立具有垃圾減量分類咨詢、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預約回收服務等功能的資源回收服務站。
部分居民小區將設置小型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直接處理小區產生的廚余垃圾,未設置處理設施的小區廚余垃圾將由專用車輛統一運至大型餐廚垃圾設施集中資源化處理。餐飲業產生的餐廚垃圾收運、處理實行行政許可制度,由獲得許可的單位單獨收運處理;有害垃圾使用專門容器收集,定期交給有資質的處理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
引導市民參與垃圾分類
《實施方案》詳細制定了推廣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工作計劃,除了通過新聞媒體普及分類知識,還將編寫鵬城市民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指導手冊,編制幼兒園、中小學垃圾減量分類教材,通過“小手拉大手”,讓孩子“教育”帶動父母,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所學校帶動一個片區,號召全體市民積極參與到垃圾減量分類活動中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