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對于我國近幾年來高速發展的光伏產業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
低迷行情貫穿整個2011:價格崩塌、歐洲市場萎縮、產能嚴重過剩,種種不利因素疊加在一起,光伏企業運營陷入困境……在光伏需求僅上升20%的2011年,全國光伏產能確擴張100%。如今太陽能電池光伏企業已面臨投資過熱,以及過度依賴國際市場,國內消費量占比非常小,導致產業發展近乎病態,產業和市場之間發展極不平衡。
對于98%的市場都在國外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國外市場的任何波動,都會在國內掀起巨大的波瀾。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發起的“雙反”調查,更是讓本來就步履艱難的光伏行業雪上加霜,前進道路似乎一片陰霾。
回顧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同樣給光伏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對比日本的企業就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原因就是日本光伏產品三分之一的市場在本國,可見穩固國內市場份額才是企業長盛不衰的保障。所以國內光伏企業如今無疑應將未來的重點放在國內市場開發,大力提升中國能源的國際競爭力和自身抗擊能力,才能抵御市場風險,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保證市場體制的健康,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放眼全球,美國光伏業現今也處在不利的政策環境,幾家太陽能企業宣布破產更為行業前景蒙上陰影,各國光伏企業都正處于生死存亡的行業洗牌之中。但是這在很多人眼中,卻也不失為一個整合的良機,對于少數成本優勢較好的公司來說更要抓住這次機遇,在大洗牌中剩者為王是贏得下一輪增長的前提。
借此時機,全球多位知名業者紛紛加入光伏市場。12月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與美國第一太陽能設備公司簽訂協議,收購后者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托珀茲太陽能發電廠。12月16日,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又再次宣布,收購NRG能源公司旗下阿瓜卡連特太陽能發電廠49%的股份。巴菲特在這個時機進行投資,可能正瞄準了低廉的介入價格。全球最具威望的“股神”兩度投資太陽能電廠,正式進軍光伏發電領域,似乎預示著復蘇之日不遠,為光伏產業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我國政府也接連出臺的多項扶持政策,為復蘇光伏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都講發展新能源行業列為重點,雖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傳統能源行業的地位依然十分穩固,但是新能源所占比例將會不斷上升,尤其是風電和光伏業。“十二五”規劃尤其指出建筑光伏一體化是未來發展重點,代表未來太陽能技術發展方向。與此同時,海外市場光伏建筑一體化也是企業追捧的熱門項目,這正是建筑光伏一體化的擁有的逆勢而上的海內外市場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