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所采用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創下了歷屆世博會之最,建成后的主題館光伏電站成為我國乃至亞洲單體建筑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電站。這項舉措從真正意義上使建筑光伏一體化的太陽能應用進入公眾視野,打開了中國市場。各大企業紛紛瞄準這個新商機,大量應用到各個領域的大規模大型光伏一體化建筑開始在國內落成,如:南京南站太陽能屋頂、浙江太陽能光伏發電站。2012年1月,國家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申報工作火熱展開,政府鼓勵各個優秀項目的積極參與,入選將獲得國家的資金補助。
根據2012年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具體的補助標準,對于建材型等與建筑物高度緊密結合的光電一體化項目,補助標準暫定為9元/瓦,比2011年提高了3元。而對與建筑一般結合的利用形式,補助標準暫定為7.5元/瓦。
前不久,財政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的《關于組織實施2012年度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的通知》給光伏產業帶來了一系列的好消息。2012年我國光電建筑應用政策將向綠色生態城區和一體化程度高的項目傾斜。《通知》要求把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比例作為約束性指標,并要求在2年~3年內推廣規模不低于15MW。對于一體化項目,《通知》要求依托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會展中心、機場航站樓、車站等建筑項目,光伏系統應與建筑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并達到光伏系統與建筑的良好結合。
《通知》在給光伏產業提振信心的同時,也對光伏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示范項目應當采用性能先進的光伏組件產品,其中晶體硅光伏組件全光照面積的光電轉換效率不得低于14%,非晶硅組件全光照面積的光電轉換效率不得低于6%。
國家在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中又明確,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
以上這些政策不但有利于提速國內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市場的啟動,進一步提升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水平,而且對于市場由國際轉向國內、發展動力不足、目光只聚焦于光伏電站的光伏產業來說,既能助其提高國內市場的需求,又有助于其轉變營銷思路、開拓新市場。
國內上網電價的統一、補貼提高等各種政策的正式出臺,光伏產業也看到了政策出手拯救的曙光。對于仍處于發展時間短、還不夠成熟、我國光伏產業來說,國家政策扶持一定程度能夠緩解資金的壓力,可謂是冬日中的一束陽光。隨著2012年的到來,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發展任重道遠,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打開和國內需求的刺激,光伏產業的寒冬即將冰消雪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