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和農業污染減排與工業有諸多不同,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循。但也許有一點是相通的,即將管理減排、結構減排和工程減排3方面有機結合的思路。從制度設計、政策制定到種養結合、生態農業,再到污水處理設施的工程建設,期待這3種手段的綜合運用,能讓農村和農業污染減排在“十二五”打出漂亮的開局仗。
他山之石
養殖污染防治有何對策?
■美國
美國主要通過嚴格細致的立法來防治養殖業污染,將養殖業劃分點源性污染和非點源性污染進行分類管理。
美國在1977年的《清潔水法》里將工廠化養殖業與工業和城市設施一樣視為點源性污染,排放必須達到國家污染減排系統許可。
美國的非點源性污染主要通過采取國家、州和民間社團制定的污染防治計劃、示范項目、推廣良好的生產實踐、生產者的教育和培訓等綜合措施推進資源化利用。此外,美國1987年修改的水法還對非點源性污染進行了規定,制定了非點源性污染防治規劃。
除立法外,美國還十分注重通過農牧結合來化解養殖業的污染問題。美國的大部分大型農場都是農牧結合型的,養殖業規模決定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
■加拿大
加拿大主要通過立法進行畜禽養殖業的污染防治和管理。加拿大的各省都制定了畜禽養殖業環境管理的技術規范,對畜禽養殖場的選址及建設、畜禽糞便的儲存與土地使用進行了嚴格細致的規定。
加拿大規定,農場主必須制定營養管理計劃,內容主要包括畜禽養殖場對畜禽糞便的儲存、使用所采取措施的計劃等;養殖場必須有充足的土地對畜禽糞便消化,并在一定的土地范圍內使用完,如果本農場沒有充足的土地,必須與其他農場簽訂使用畜禽糞便合同,以確保產生的糞便能得到全部使用。營養管理計劃須提交市政主管部門或由第三方進行評審,只有營養管理計劃符合規定要求,才可發放生產許可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