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西電網棄風現象比較普遍。”龍源電力內蒙古風電公司總經理齊來生說,“龍源電力60萬千瓦的并網中,至少有25%的棄風。”
到了冬季供熱期,內蒙“棄風”現象更為嚴重。“因為電網有限的負荷要為熱電聯產機組讓路,要確保取暖,火電都滿負荷發電,大面積的風電機組不得不棄風限發。”內蒙古四子王旗風電辦主任陶明說,而冬季正是西北風盛行的發電黃金季節。據內蒙古電力行業協會統計,蒙西風電企業2010年棄風造成的損失達數十億元。
甘肅同樣“棄風”嚴重。記者了解到,酒泉風電基地目前已經并網440萬千瓦。“能夠發電的也就是300萬千瓦。”酒泉市能源局介紹。
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目前“棄風”問題越來越突出。電監會2月份首次對外發布了《風電、光伏發電情況監管報告》,對未收購風電電量進行了統計。報告顯示,全國風機發電三成棄風。
分地區看,內蒙古未收購風電電量最多,2010年1-6月份為21.01億千瓦時,占全國總未收購電量的75.68%,高于其上網電量全國占比43.40個百分點;吉林未收購風電電量為2.60億千瓦時;河北、甘肅、黑龍江在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間未收購風電電量為3億千瓦時左右。2010年1-6月,全國未收購風電電量27.76億千瓦時,而2009年全年才27.6億千瓦時。
癥結都在于送出和消納。往哪里送、賣給誰成為大問題。
采訪發現,風電裝機逐年翻番的良好發展勢頭給送出消納帶來了很大壓力,尤其近幾年風電發展較快的內蒙古、新疆、吉林、黑龍江和甘肅等省區的風電送出消納矛盾更加突出。
“電網就像一口缸,風電就像一條河。”內蒙古察右中旗風電辦主任呂建軍說。“蒙西電網這口缸已經裝滿了,而水卻源源不斷。多余的水要么送走,要么斷流。”
“缺乏具體的風電送出和風電消納方案,這是主要原因。”接受記者采訪時,龍源電力內蒙古風電公司總經理齊來生說。
蒙西電網是獨立電網,目前已并網風電裝機650萬千瓦,去年發電104億千瓦時。“蒙西電網容納風電已經到了極限。”內蒙古能源局局長王秉軍說。“只能遠距離輸送、融入大電網。”
記者了解到,隨著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大規模風電裝機的陸續投產,華北電網也面臨著本地風電消納,使得依靠華北電網輸送風電的蒙西地區通道變得更小。
雖然甘肅已經建成了河西750千伏輸電線路與西北主網相連,但是無法解決酒泉風電基地的電力外送問題。“最多也能消納330萬千瓦左右,不能滿足550萬千瓦風電并網發電的需要。”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主任汪寧渤說。
汪寧渤說,棄風的主要根源在于電源和電網、電源與市場的統一規劃不足,以及大范圍能源匹配和調度的缺失。
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認為,風電的并網和運行已成為我國風電發展的核心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要從政府管理、風電場運行、風電設備性能和電網調度等四大方面著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