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政府3月15日說,沒有理由重新討論有關建核電站的決定。荷蘭議員熱內·勒赫特表示,荷蘭的能源狀況要求本國必須擺脫石油和天然氣的束縛,才不會受制于人。另外一名議員格達爾·弗爾博赫也認為,“日本的經驗教訓我們必須吸取,但不需要作出激烈反應,而應該結合荷蘭自身的條件和問題對荷蘭核電站的建設進行審批。”
法國總理菲永本月15日說,法國政府不會逃避任何有關核安全的問題,法國核設施的安全性、可靠性與透明度在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不應該因為一次事故就將該行業全部否定。法國總統薩科齊日前也說,法國不會因此次日本核電站事故放棄對核能的開發。法國是核能利用大國,全國超過80%的電力供應依靠核能。
馬來西亞能源、綠色工藝和水務部部長陳華貴日前表示,日本核電站事故不會影響馬來西亞興建首座核電站的計劃。陳華貴強調,建造核電站的技術是安全成熟的,而且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越,地震海嘯并不多發,不會發生類似日本的事故。
核振興方案滯緩或拖累全球經濟
現在所有核能計劃可能再次被無限期推遲。反對核電站的人又一次確信,核電業者不能保證核能的安全性。俄羅斯環保公益組織“生態保護”的主席弗拉基米爾·斯利維亞克表示,“日本事件無疑顯示了核工業在自然災害面前不堪一擊。”
此次事故以來,業內對核電的質疑聲和替代聲四起,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后,有些國家的核復興戰略再次受到減速挑戰。當前很多以核能源為重要部分的清潔能源戰略都承載著當地經濟發展的重任,對美國等發達經濟體而言也是經濟復蘇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但在重重疑慮中,核電發展將被削弱的命運可能會使全球經濟復蘇承壓。
俄羅斯《獨立報》說福島事故引發世界核能產業重患“切爾諾貝利綜合征”,大部分新核電站項目都將暫時擱置。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產生的巨大影響曾令全球核能仍處于發展停滯期。這一慘劇不但影響了俄羅斯本國的輿論,而且國際社會的情緒也受到波及。核電發展停滯的全球趨勢也曾出現在俄羅斯。俄羅斯科學院核能安全發展問題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后,“俄羅斯停止了20處新核電站的建設準備工作,還有5個地方已達中高等準備程度,但一切工作都被中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