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創業不能空有激情
選擇給別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這個問題令不少即將踏出校門的大學生舉棋不定,在譚凱帆看來,選擇去哪做什么還不是最緊要的,“重要的是要先把自己變成‘金子’”。
要做“金子”
充電不止
譚凱帆,1996年畢業于東莞理工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在物價局工作兩年后經營家具廠并開創“新維思”家具品牌,現在全國有50多家品牌特許經營店。
什么樣的人才稱得上是“金子”?
譚凱帆回答得很簡練——“金子”就是要不停地充電。現在不管多忙譚凱帆都堅持看書看報,“要有積淀還要不斷充電,要保持一定的信息量,沒有一定的積淀和內涵怎么在這個社會上打拼?”
“是金子總會發光,到處都可以發光”,這是譚凱帆的擇業信條,至于在哪發光,他更干脆,“先把自己變成金子再說,誰變得快變得好,誰就取得了制勝權。”
空有激情
不足應對
“年輕人要沉得住氣”,雖然畢業也就7年光景,但譚凱帆比剛畢業時要沉穩得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總是比較沖動,年輕嘛,有很多想法,又不夠現實,還往往自我感覺良好”,談到畢業時的心態,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如是說,“單憑一股熱情一肚子好點子就想創業是行不通的,在走出第一步之前還要自問對市場的了解有幾分,想法是否脫離實際,能否應對各種危機?”
換句話說,要先掂掂自己的份量,是不是還太“嫩”了?譚凱帆在畢業當時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面臨接受家具廠自主創業與當去物價局工作的選擇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如果我一畢業就出來搞企業,顯然還有不少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譚凱帆回憶在物價局價格科工作的兩年時光,由于工作涉及到成本核算,經常到企業去了解情況;再說走上工作崗位后人成長很快,思想也更成熟。
學能致用
雖累猶喜
機關工作兩年,自主創業5年,譚凱帆感慨地說,創業有得也有失,“企業是自己的,人的積極性自然會更高,但同比增長的還有壓力,這‘擔子’比起給別人打工要大得多”。
“其實做職業經理也是不錯的選擇”,譚凱帆笑言,如果遇到好的老板,自己愿意去給別人打工。嘗過了創業的艱辛,譚凱帆坦言一天16個小時的工作量確實很累,但看著企業逐日成長,譚凱帆深感欣慰,“我學的就是企業管理,同時對家具設計興趣濃厚,現在的工作既讓我學以致用,又是我的興趣愛好,所以我覺得很幸福”。雖累猶喜,這就是譚凱帆現在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