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尚待完善
“我們公司的確開發過一款環境責任保險,由于是從國外直接引進的,所以投保流程相比較而言有點復雜,保費也稍高。”一位財險公司的市場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這款環境責任保險的市場銷售狀況并不樂觀。
“究其原因還是缺乏歷史損失數據,加上業務量小,風險概率難以確定,保險產品合理定價難。”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沒有根據參保行業特點量體裁衣,產品缺乏吸引力,也是銷售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議》表示,監管部門應該要求各地建立風險數據庫。收集各地區以往年度重點行業的環境污染事故數據,以及存在重大環境污染風險企業的目錄,為保險公司創新產品、合理厘定費率奠定基礎。
針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推行問題,保監會發言人袁力曾透露:“下半年將根據各地的情況以及對環境污染保險的需求,來推出更適合于這項業務發展的產品,滿足企業和社會的要求。”
《建議》也表示,保險公司應該逐步開發保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更加貼近市場需求的保險產品,加強公司間協作和信息共享,提升行業承保、理賠專業技術水平。
業內的一位高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建議》的提出主要是為了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但是真的實行起來,需要時間磨合,另外也需要監管部門出臺規范,讓投保環境責任保險有章可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