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1996年,比亞迪公司取代三洋成為臺灣無繩電話制造商大霸的電池供應商。1997年,比亞迪公司鎳鎘電池銷售量達到1.5億塊,排名上升到世界第4位。這一年,比亞迪公司注冊資金從450萬元擴大到3000萬元。鎳氫電池銷售量達到1900萬塊,一舉進入世界前7名。2000年,王傳福投入大量資金開始了鋰電池的研發,并成為摩托羅拉的第一個中國鋰電池供應商。2001年,比亞迪公司鋰電池市場份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而鎳鎘和鎳氫電池上升到了第二和第三位,實現了13.65億元的銷售額,純利潤高達2.56億元。
技術狂人走上實業之路
就在王傳福在電池市場如日中天的時候,如同當年從國有公司總經理位置上下海的瘋狂之舉一樣,王傳福又作出了一個大膽決策,進入汽車行業。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高調宣布,以2.7億元的價格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7%的股份。至此,比亞迪成為繼吉利之后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
2003年8月,在陜西廣東經貿合作推介會上,比亞迪與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陜西省投資集團簽訂合資組建比亞迪電動汽車生產線合同,項目投資達20億元人民幣。這一年,王傳福首次進入排行榜單,以資產3.28億美元登上《福布斯》雜志中國大陸百富榜,位列第13位。
2004年1月,深圳市有200輛比亞迪制造的鋰離子純電動汽車投入出租運營,成為全國第一個電動車示范區,真正實現尾氣零排放。這種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后可行駛350公里,成本價在10萬元到12萬元之間,零售價在14萬元左右。2006年,比亞迪電動車正式開始商業運營。
在實業發展一帆風順的同時,王傳福帶領他的比亞迪駛進了資本市場。在業界,王傳福經常被人們稱為技術狂人、汽車狂人、顛覆者。
他對技術極為癡迷,逆眾人之意造汽車、造電動汽車,還宣稱要在2025年成為全球汽車行業老大。在不循常理、敢想敢做的王傳福眼里似乎一切都可顛覆,一切皆可改變。熟悉王傳福者這樣評價他說。
未來的天下是混合動力、電動車,而不是汽油車的。在2007年比亞迪汽車生產基地落成暨中高級轎車F6下線儀式上,王傳福說,比亞迪計劃在2015年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據他預計,2015年比亞迪汽車的年產銷規模為150萬輛。
日前,王傳福在天津出席200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時說,電動汽車已成為很多車企新的發展重點,但從目前來看,電動汽車的消費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除了政策、配套等問題外,整車成本是電動汽車推行的最大障礙。
透明的首富之謎
眾所周知,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汽車產業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這一年里,美國通用汽車正式宣布破產,雙龍汽車韓國負責人也對外指出,如果在9月22日第二輪關系人(即雙龍汽車所有債權人、股東、政府)大會前,雙龍汽車不能順利復產,公司只能走上破產清算程序。
王傳福所在的行業,正是受到金融危機沖擊最厲害的汽車行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王傳福憑藉什么,能一躍而為中國首富?
是資本市場的變化,助推了王傳福意外的升級。
在胡潤百富榜公布以后,胡潤對媒體說,王傳福成為中國首富是一個意外的消息。
在汽車行業全球性低迷的時刻,以汽車為主要業務的比亞迪股份卻將王傳福送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胡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