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行業亟待轉型
節能燈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存在著技術水平低、成本高、環境污染等問題。節能燈行業準入門檻低,一些企業缺少產品生產的相關技術能力,對產品最終質量控制不力。節能燈市場上充斥著假冒偽劣產品,其抽查不合格率高達50%。
節能燈較普通照明白熾燈不具價格優勢,本身在推廣中遇阻力。一只100瓦的普通節能燈售價為28元,市場同樣亮度的白熾燈卻只需要1.5元或2元,產品價格對比落差明顯。
節能燈回收制度缺失造成環境污染。汞是在節能燈燈管中使用的一種必需原材料,目前節能燈的汞含量已經普遍降到5毫克以下。如果使用后的節能燈被打碎扔在露天環境中,它仍可污染1800噸地下水。
節能燈企業應盡快實現由“制造”向“創造”的戰略性調整,加強自主研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中國節能燈企業應注重產品質量、加強品牌建設,形成實力外銷品牌,布設穩固外銷渠道。
長期以來,飛利浦、歐司朗等海外品牌占領光源產品的大量市場份額,國內光源企業主要依賴于出口市場。和國內大部分企業出口主要以OEM (代工生產)為主的做法不同,東林電子、浙江陽光、大家亮照明等企業多年來專注節能燈生產研發,形成了質量過硬的自有品牌,節能燈產品暢銷歐洲、香港等市場。
資金實力雄厚的品牌企業可通過并購的方式垂直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陽光照明、佛山照明、通士達照明等一批企業擁有燈用稀土三基色熒光粉廠,可抗擊原料市場的漲價沖擊。大家亮照明之前是穩健的外銷型企業,后與國內主流節能燈品牌希雅特照明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在無需借助外力情況下,能對市場作出最快速的響應。
發揮強大的制造能力優勢,保證了貨源的穩定性。東林電子、浙江陽光均有大規模的生產基地,公司從原材料無鉛玻璃管的生產以及毛管和整流器的生產,全部獨立自主的完成。
總結和展望
對于節能燈行業而言,此次稀土漲價,即是機遇又是挑戰。借此稀土漲價危機,節能燈企業可進行行業整合,淘汰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進一步提升節能燈的國家標準,提高節能燈行業的門檻,實現市場的凈化。
LED是節能燈之后的新一代光源,市場正在逐步擴大,對于一部分缺乏競爭力的節能燈企業而言,轉型升級,轉戰LED照明領域是最佳選擇。LED產品生產成本的持續下降,每年價格跌幅將達30%以上,可能會推動LED通用照明產品的市場增長。LED照明產品滲透率逐年提高,2010年為3.2%,預計到 2013年,全球LED照明照明滲透率有望達20%。在LED項目上,國內主要照明企業陽光照明宣布今年計劃投入約10億元發展其LED事業。
對于政府而言,稀土價格上漲是政府將稀土作為戰略性資源調控的結果,但是從整個照明行業產業鏈的健康而言,政府應對熒光粉價格進行適當干預,加大對節能燈的補貼。政府應出臺熒光粉指導價格,從政策層面有序規范和發展節能燈行業。國家加大對節能燈的財政補貼,對國內外節能燈市場的發展進行有效地引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