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地區包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最高,為18%;
第二類地區包括北京、河北、遼寧和山東,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7%;
第三類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和陜西,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6%;
第四類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貴州、云南、甘肅和寧夏,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5%;
第五類地區包括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0%.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與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的分配相比,此次目標分解程度有提升,將十一五節能減排完成的程度納入到考慮因素中,也充分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的均衡度。盡管這一方案在十一五基礎上進步不少,但仍然存在著不少缺陷。最明顯的莫過于第五類地區的指標過低,在這一點上應該是考慮到第五類地區減排能力,以及為經濟發展預留空間。
“十二五”環保投資將翻番
節能環保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首位,又是國家未來的支柱性產業,未來市場空間廣闊。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方向,節能環保并不缺乏政策刺激。
據悉,作為“十二五”期間的重點發展領域,《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目前已基本編制完成。規劃將對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和循環利用產業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等支持。到2015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GDP的7%-8%,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環保行業屬于公用事業,政府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動力。上海證券預計,節能環保產業規劃將于第二季度出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在行業政策、稅收優惠、資金投入上給予大力支持,行業產值將有更大提高。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點產業調整轉型升級”課題組測算,2015年環保產業產值可達2萬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額預計將達3.1萬億元,是“十一五”期間1.6萬億的2倍左右。
從規劃細節來看,我國將把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六大領域列為重點支持對象,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