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投資的產物
然而,本報多方調查后發現,國內LED路燈和出口海外市場的LED照明產品的市場信任危機,其實是LED產業泡沫下機會投資的產物。
“2008年因為十城萬盞工程,一大批沒有路燈生產經驗的電子企業開始涌入LED路燈行業。”張小飛表示,由于不賺錢,從去年底開始,國內四分之三的LED路燈廠家開始退出,而退出的絕大部分是那些以前沒有路燈生產經驗的廠家。但問題是,這些廠家雖然退出LED路燈生產,卻轉身投入了LED商業照明行業,今天同樣因為缺乏對海外燈具市場的了解,而遭遇產品召回的“滑鐵盧”。
國內LED隧道燈龍頭企業廣東中東總經理陳斌也表示,目前積極出口海外市場的LED照明廠家,絕大部分沒有傳統照明廠家的背景,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的山寨廠,這也是為何是深圳廠家的產品頻頻被召回的原因。
“我們的產品還沒有出口。”廣州一家LED照明廠家高層對本報表示,公司的LED照明產品正在通過ETC認證,估計到10月上旬就能通過,屆時自己的LED照明產品就能在美國超市商場上架。
該高層透露,今年上半年之所以頻頻發生召回事件,主要是一些廠家的LED照明產品只通過了歐洲的CE認證,就匆忙將產品銷售到歐洲,“其實CE認證只相當行業‘小學生’水平,根本不能說明產品質量完全過關。”
上述高層還透露,廣州一家LED照明廠家最近頻頻遭遇海外市場退貨,而退貨的原因就是光效在三個月后,變成當初的30%,“整柜整柜地拉回廠,根本原因就是,LED照明企業做產品,只有企業標準,而缺乏行業標準。”
盡管如此,中國全球LED照明產品制造中心的地位還是難以動搖。
陳斌指出,LED照明產品的供應鏈配套在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最齊全的,只有在中國生產,LED照明產品在市場上才會具有最佳的性價比,而所謂的市場信任危機也是階段性的,這將促進LED照明市場的洗牌。
“LED照明時代即將來臨。”三安光電(600703.SH)總經理林科闖表示,公司正準備推出三安品牌的LED照明產品,并積極在與渠道商溝通;同時,公司還準備以OEM方式開拓海外LED照明市場,希望盡快通過美國能源之星的相關認證,取得海外市場通行證。
林科闖焦急的原因是因為歐盟于9月1日起已實行第二階段傳統電燈泡逐步淘汰措施,禁止75瓦白熾燈泡在歐盟銷售。而今年上半年日本的LED球形燈泡銷量占燈泡總銷量比重一下子上升到50%,這給整個LED業界和投資者很大的想象空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