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興業銀行一樣,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也紛紛以不同的方式介入碳金融,共同構成了國內碳金融領域的“先發陣容”。
今年3月,中國銀行金華分行為浙江鷹鵬化工有限公司辦理了國內首筆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碳交易融資及配套掉期業務,總金額達298萬美元。不僅使該公司能順利完成與意大利、愛爾蘭兩家公司減排5600萬噸溫室氣體項目合作,還有助于企業規避美元匯率風險。中行浙江省分行行長陳石表示,CDM項目通常投資回報期較長,初期投資額較大,因此碳交易的賣家通常會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很需要銀行“幫一把”。
在興業銀行杭州分行行長官恒秋看來,從目前已交易的CDM項目看,溫室氣體、有害氣體減排及風電、水電項目建設占了大頭。這些項目的推進,不但有利于促進新能源等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而且十分有利于企業利用國際碳金融市場尋求資金支持。從長遠的全球碳金融競爭格局看,中國應有雄心在未來低碳產業鏈上打破美元、歐元等貨幣制衡,使人民幣成為碳交易計價的主要結算貨幣。因為現在人民幣已具備這樣的實力。
低碳理財也“樂活”
對普通人而言,關注低碳,不僅在于生活方式的“樂活”,以理財方式分享低碳經濟的收益,也是一種“樂活”。這方面,銀行的嗅覺天生敏銳,最近一系列與低碳概念掛鉤的銀行理財產品相繼面世就是明證。
細數目前市場上主打低碳牌的理財品,其“個性”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傳遞:與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環保概念股票掛鉤,與氣候交易所的二氧化碳排放權期貨合約掛鉤,與世界級權威機構的水資源、可再生能源、氣候變化等環保指數掛鉤……
相較而言,外資銀行運作低碳理財品更為輕車熟路:一是在股票市場上選擇環保和新能源行業內的相關上市公司作為成分股,放在一個籃子中構成一個指數,在指數基礎上再推出銀行理財產品;二是在新能源的期貨市場上,將不同期貨品種構成指數,提供給投資者。比如,匯豐銀行杭州分行最近推出的一款結構性低碳投資產品,就掛鉤于全球50家公司股票組成的“匯豐氣候變化指數”;花旗銀行杭州分行發行的一款掛鉤“全球水資源指數”的理財產品,則是從全球75個國家篩選出10只水務公司股票,按相等權重組成。需要提醒的是,外資銀行的環保類理財產品設計大多為看漲類結構,即掛鉤標的漲幅越大,產品的收益水平越高。
相比之下,剛開始學步的中資銀行,則對掛鉤“碳交易”興致更濃厚。光大銀行杭州分行日前推出的一款具有低碳性質公益理財產品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該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扣除購買碳額度的金額后,投資者實際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93%。這意味著每購買5萬元理財產品,便可購買1噸二氧化碳減排額度。此外,中國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也先后推出了二氧化碳掛鉤美元產品,且收益不錯。
低碳信用卡是倍受銀行青睞的又一類理財工具。興業銀行推出的低碳興業卡是目前國內首張低碳信用卡,除了具備信用卡本身的功能外,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為個人購買碳減排量提供銀行交易平臺。也就是說,持卡人可以信用卡來購買碳減排量。據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介紹,該行以信用卡積分換購的方式,購買碳減排量,凸顯環保主題。
光大銀行也推出了一張“綠色零碳信用卡”。在規定時間段內,凡刷卡金額達到1.5萬元,持卡人就可獲贈1噸碳減排量,由光大銀行代為支付購買碳減排量的費用。
有意思的是,光大、興業銀行不約而同地為客戶設計了“碳信用檔案”,持卡人購買的碳額度累計到1噸,就可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擁有自己的碳信用檔案,并可通過檔案隨時查詢所購買碳額度的項目信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