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低碳同時降低成本
中國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盛瑞生:“要實現一個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企業能不能通過自己高效率的運營,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在實現低碳的同時又成為一個低成本的標桿企業。例如客戶在馬路上出險了,理賠工作人員到現場用電子相機拍攝下來,傳輸到總部進行后臺的作業流程。依靠電子手段免去客戶來回奔波的時間,改善了客戶的體驗,就是綠色金融真實體驗。”
紙書未來將成為奢侈品
漢王科技資源運營部總經理陳紹強:“我認為電子書不會代替紙書,就好像數碼相機普及之后,膠片相機依然存在一樣。紙書將來會是一個奢侈品,即使包括現在,我本人在電子書上看到一本好書時,也會購買一本紙書放在我的書架上,我覺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關鍵是電子書可以用你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
綠色戰略教育是重中之重
香港奧雅納公司董事郭有德:“我覺得如果我們生活要美好的話,教育是很重要的。年紀比較大的要改變生活形式比較困難。但是,我們現在有這個理念,用它把下一代教育好,還是能實現我們設想的美好生活的。所以,發展綠色戰略。
2
話題
低碳經濟與綠色實踐
企業探索:低碳與高成本之辯
主持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王珺
在低碳經濟轉型道路上,政府是主導和引路人,而企業則是產業轉型升級,實踐低碳經濟戰略的重要主體。然而,作為低碳戰略實施的主體,企業在轉型中也面臨著重重困難,廣泛使用的低碳技術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在短期看不到豐厚獲利情況下,企業如何開拓和堅持這條綠色低碳之路呢?由中大嶺南學院王珺教授主持的分論壇“低碳經濟,綠色實踐”中,來自企業、咨詢公司和環境工程公司的代表一同探討了這個問題。
用規模效應化解轉型高成本
格蘭仕新聞助理總裁陸驥烈:“低碳并不等于高成本,企業可以通過成本規模的優勢生產,和低碳技術的普遍運用,在低碳實踐中創造出巨大經濟效益。此外,還有整個生產過程當中的行為低碳,每減少一個生產環節,降低損耗,企業也產生了效益,也降低了成本,這種行動是要在具體的生產行為當中去予以實現的。在實踐低碳經濟的同時,我們也要強調燒鵝的味道、豆腐的價格。”
實施低碳策略應只先走“半步”
正略鈞策CEO叢寰宦:“由于低碳經濟的投入非常大,回收周期非常慢,企業應謹慎選擇,合理規劃和分步投入,不能將低碳經濟的調唱得太高,太樂觀。對低碳經濟的投入要采取分步投入的原則,不能盲目跟風,無序擴大投資,是要依托于行業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逐步增長,逐漸的進入,領先一步成為先烈,領先半步成為先進。”
高投入是為將來挑戰作準備
GE北亞區EHS總監秦之剛:“大家都面臨這樣的挑戰,只要為將來的挑戰做好準備了,未來收獲肯定也會大。你要看到這是作為企業將來應該考慮的,而不是說只是看到現在的難度。走半步不表示什么都不做,而要為將來一步做好很多的準備,等到真正實施時可能要慎重,是不是真的要實施,但是前期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好。”
小企業難擔成本警惕污染外拓
廣州金州環境工程技術公司董事總經理何金:“作為大企業可以為了應付今后的挑戰將環保的成本作為投資,但是有的中小企業沒有這個錢,也沒有這個意識,就不這么做。目前有一些升級只是把落后污染的項目換到更遠的地方,我們這邊的鋼鐵廠等等遷過去了,遷到原本沒有污染的地方,實際上,我們變成了籠子里的鳥,這是一個很大憂慮,而且實實在在在現實中發生的現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