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生意場訊) 央視的力量與氣魄
此次央視315晚會最大的熱點是曝光中國移動山東公司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控制的便利通訊資源,向中移動的自有手機用戶發送短信廣告。
在舉國關注的315之夜,央視勇于曝光通信巨無霸中國移動的舉措,無疑需要相當的勇氣和魄力。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移動一直都是央視的廣告大客戶,更因中國移動在通信行業中的領導地位,以及其品牌在國民心目中的陽光地位。
央視能有如此有力的行動,無疑讓315“有你更有力量”的口號更加響亮。
移動失道與營銷失德
如果說利用手機號碼發送垃圾短信廣告和惡意欺詐短信的行為是失德的話,中國移動山東公司利用自有系統資源向自己的手機用戶發送短信廣告之舉可謂是失道。
雖說3G時代的無線互聯網廣告業務是中移動的一個戰略方向,但作為全球通信行業最大最賺錢,年利潤超千億的國有通信巨無霸,中國移動崇尚“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業文化,近幾年又高調大談企業社會責任,放著移動通信市場的大把銀子賺不過癮,要以這樣的不入流方式來搶傳統廣告的生意,多少讓國人大跌眼鏡。
在3G大戰來臨之際,這給中國移動近年來一直強調的企業社會責任蒙羞。此舉無疑辜負了用戶的信任,與中移動“正身之德,厚生之名”的精神相距何止萬里?
當去年的315曝光分眾無線的垃圾短信,移動最具品牌影響的全球通客戶的手機號碼快變成了短信垃圾箱,移動高調的治理宣言還不時入耳,此次曝光中移動山東公司的事件讓中移動徹底失去了顏面。移動通信的媒體化越來越明顯,此次曝光也多少反映出中移動及其一些分公司在短信廣告業務上掩耳盜鈴的心態和做法。
失道者失德,失德者失信。
個人信息泛濫下的國人自危
個人信息濫用是本次315的核心主題。
個人網銀信息泄露、個人身份信息泄露、電話營銷欺詐、電腦木馬病毒,隨著央視逐個揭開一個個驚心動魄的真相時,國人自危不是空穴來風。我們才發現當下最急迫的問題,還不僅是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問題,而是如何應對越來越嚴重的個人信息濫用現狀。
作為國家信息化立法的重要內容,國家從2003年起就開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起草工作,直到現在還在審定過程中。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完善與司法解釋,勢必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完善過程。在這樣的局面下,國民如何應對?
定期重裝電腦以防木馬,不時更改銀行密碼以防萬一,不要隨意留下個人信息,國人除了作些有限的自我保護之外還能做些什么?
企業缺乏自律與監管缺位是造成個人信息泛濫的根源
當我們對個人信息為不法之徒濫用而之時,深究其因,會發現他們只是使用者和利用者,真正的源頭都是來自于掌握著最大量個人信息的政府機構、公共服務行業與大型服務企業。是這些機構和企業的管理不足造成信息的外泄,然后才為不法之徒所利用。
這表示政府和企業對于個人信息的管理存在嚴重的缺位,缺乏對個人信息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有效的管理,多數情況下是只收集登記而不加管控,甚至根本沒有信息管理的基本意識,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信息管理常識與倫理道德。
個人信息的泛濫無疑會大大增加社會誠信的成本。信息時代的客戶管理虛擬化需要更為完善的信息化法律環境與監管方法。歐美日對于個人信息立法保護也經歷了漫長的綜合治理過程。只是中國的情況更為復雜,在中國這個經濟發展極不均衡的國度下,制定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是非常急迫和必要的。
個人信息保護法即要保護客戶的隱私信息不受侵犯和濫用,又不影響政府和企業在服務管理與服務營銷過程中的正常使用,這將極大的考驗立法者的經驗和水平。
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非常缺乏客戶信息管理專家與服務營銷專家,僅從法律和監管的角度來制定法律,而忽略了客戶服務與營銷管理中的正常應用,將會造成未來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中的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