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高層動態 » 正文

周生賢:以環保優化經濟增長 實現環境經濟雙贏

發布時間:2010年3月24日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南海隸屬廣東省佛山市,面積1074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208萬,流動人口105萬。近幾年,南海加快推進歷史性轉變,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始終堅持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將節能減排作為硬抓手,充分利用環境保護的倒逼機制,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使得產業得到顯著提升,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了環境與經濟的雙贏。2007—2008年SO2、COD排放量年均降幅分別為13%和5%,萬元GDP能耗年均下降8%。南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表現搶眼,經濟發展一枝獨秀、逆勢飄紅,在珠三角地區經濟增速第一。


  一、南海探索環保新道路的基本做法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南海提出“為了更好地生活而發展”、“環境就是財富,環保就是民生”的發展戰略,在實施結構減排、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環境質量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新思路,采取一些新做法,積累不少新經驗。


 ?。ㄒ唬┮龑c倒逼并用,助推企業和諧轉型


  南海充分運用污染減排的倒逼機制,積極采取落后產能退出辦法,在實施嚴格的地方準入標準和淘汰計劃同時,出臺“環保貢獻獎”、“轉型轉產獎”等經濟激勵或補償政策,引導重污染企業主動退出,大大降低企業關停的爭端和不穩定因素。僅2008年,區鎮兩級用于節能減排治污專項獎勵資金就達1.6億元。南海財政預計讓利和投入超過13億元,在產業轉型后土地使用確權及出讓、項目引進、轉型轉產投資等方面進行獎勵,通過優惠政策和資金杠桿助推企業轉型升級。退出補償機制的建立,加快了南海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形成了重污染企業從“要我退”向“我要退”的局面。


 ?。ǘ┒喙荦R下,推動產業向環境友好型轉化


  2009年,南海對污染相對集中、問題比較突出的區域,強力開展重點的、全方位的綜合治理,關閉44家企業,整治提升8家企業,SO2、COD分別削減7774噸和450噸。在不同功能的規?;瘓@區實行統一供水、統一供汽、統一污水處理的“三統一”,推行產業配套發展、環境治理有保障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如西樵紡織產業基地實施“三統一”產業園區建設,使30多家印染企業互為關聯、互為產業鏈,減排5000噸COD,集聚了年產值達100億元的紡織、服裝及其關聯的上下游企業,有力推動西樵紡織業集群發展。


  南海以“轉移企業而不是轉移污染”為原則,大力推進“雙轉移”(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通過配套政策資金、雙向服務、落實責任、創新工作方式等,使“雙轉移”成為優化南海環境、提升轉入地經濟、打造雙贏局面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功轉移企業109家,培訓、接收區內外勞動力分別達8000多人和43000多人。


  (三)城鄉一體統籌,促進環境質量穩步轉優


  南海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重新規劃覆蓋全區的生活和工業污染治理建設工程。今后兩年,將建設污水處理項目48個,收集管網建設項目23個,完成區內1530公里河涌治理和19個泵站建設。延伸至城鎮、農村的污水處理及管網工程建設全面鋪開,項目完成后,全區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7%,相當于日本2005年的水平。再加上河涌截污、疏浚、水資源調度等措施,讓河涌“休養生息”,被污染的河涌正朝著生態恢復的健康方向發展。


  兩年來共投入近3500萬元,初步建成覆蓋全區的環境監測體系,環境監管體系延伸到鎮、村。各鎮組建了環保辦、環境監測分站和環境監察中隊,不少村設有專職環保監督員。由于成功構建科學有效的城鄉污染防控體系,全區環境質量逐年好轉。


 ?。ㄋ模c面結合,實現“三舊”向“三新”轉變


  通過“三舊”改造,實現從“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向“新的城市形態、新的產業形態、新的生活方式”轉變,與節能減排、都市型產業、土地儲備和城鎮化建設緊密結合,使整個區域環境得到改善,為南海的結構調整打開了一個“向前疏導的門”。“三舊”改造,首先是“騰籠換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如夏西村在原來的舊工業區上開發新的工業小區推動產業轉移,經營收益是原來舊工業區的三倍以上。其次,村鎮容貌煥然一新,拓展都市型產業空間。如桂城對舊佛平涌及周邊環境的改造,使城區水環境大為改善,周邊區域地價大幅增值,成為金融、高科技等都市型產業集聚示范區。三是實現集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位于廣佛商貿走廊中心位置的大瀝鎮新都會項目,占地45畝、建筑面積達15萬平方米,整合原有零亂低矮的舊廠房、店鋪、住宅改造而建成大型購物中心、四星商務酒店和甲級寫字樓,投資強度達1500萬元/畝,土地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二、南海探索環保新道路的主要成效


  經過三年的探索和實踐,南海的產業結構更優,人居環境更靚,區域品位更高,經濟發展更好更快,環境與經濟的關系更融合。


 ?。ㄒ唬┊a業結構得到顯著優化


  南海結構減排促進產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形成了市場競爭力很強的產業形態。由陶瓷、有色金屬、紡織、玻璃為代表的傳統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產業初步轉成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產業,集約化經營、規?;l展成效顯現。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2008年產值已經突破300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2008年的總產值比2005年增長近10倍。正在建設的“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被列為省七大金融創新平臺之首。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蓝山县| 黔西| 彰化市| 山阳县| 当雄县| 永仁县| 兴山县| 宁都县| 凤凰县| 从化市| 济南市| 建湖县| 太原市| 南平市| 衢州市| 荥阳市| 微山县| 肥西县| 吴江市| 崇州市| 岱山县| 襄樊市| 花莲县| 南平市| 巨野县| 吉水县| 南汇区| 叙永县| 红河县| 宁明县| 清涧县| 随州市| 祁门县| 宁安市| 孟州市| 嘉善县| 彭州市| 哈尔滨市| 鹿泉市|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