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在參加完一個行業大會之后,張燕梅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她很奇怪,一個主題這么棒的大會,居然會辦成“這個樣子”,“如果是我,早就自己打包辭職了”。
這時的張燕梅已經從原索尼中國第一號員工、副總裁,變身盛大高級副總裁半年之久。但若去感覺她,在原有的沉穩縝密、又不失豪爽的個人風格之中,又多了分行事迅敏的感覺。
在盛大,張燕梅主抓人力資源與公司行政管理工作。外人理解,憑借10年在索尼的招聘工作經驗,閱人無數,到盛大后一定風光無限,倍受重用。其實甘苦自知。張燕梅回憶,在盛大第一次開會時,就因準備不足挨了批,那時都快哭了,要知道“在索尼那么多年都沒挨過這樣的批”,可見委屈之深。
半年以后,她為盛大新招來了1000多人。這時的感受,從索尼到盛大,不僅是工作時間的變化——從跨國公司到點下班從不加班,到互聯網企業24小時隨時待命;更是心態的變化——跨國公司實際上只需執行,而中國企業卻在國際化的風起云涌中制定新的“走出去”戰略。
那么,在首富陳天橋眼里,什么樣的人才是他最渴望的?對于盛大,又需要什么標準的人才?
張燕梅這樣理解:
“人才”這一說法,有時單用一個框架來定義,會帶來很多限制。10多年前我去“亞運村”,那時才只有一個紅綠燈,今天去已經車水馬龍一片繁華,準備好迎接“奧運會”了。中國大飯店的“大堂”也是、一樣,今天進來才發現和原來大不一樣了。其實對人才的定義和這些場所一樣,我20年的感受就是,要想給人才下個定義很難。
你問盛大需要什么樣的人。最近盛大正在進行新文化運動(盛大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于鞏固企業文化,培養高素質隊伍),熱火朝天。其中,陳天橋就曾說:盛大只需要三種人,分別是好人、明白人和能人。我當時補充說,這是一個人的三種境界。
好人就是敬業,要兢兢業業,這是一個企業首先判斷要不要一個人的前提;
明白人就是職業,是知道所在崗位職責和要求,了解自己的優勢及發展方向,這是個匹配的過程。(明白企業的要求和自己的要求是不是符合);
能人代表專業,實際上是從崗位技能角度考量的,就是明白人在合適的崗位上去作出應有的貢獻。
這也是盛大目前正在推進的一件事。前不久在盛大的內部會議上,陳天橋也說起過,不管是那些部門缺人手干活,還是那些有閑人不干活,公司年中年末都要進行績效評估,評估的核心是業績,而不是人本身(性格、特點)。
而我的工作原則就是:要把好人變成明白人,變成能人,而不是變成糊涂人。
盛大剛剛完成第一個5年計劃(1999年成立),這5年是成長、快速發展的5年。盛大一開始就認定要立足中國,依托亞洲,成為世界具領先地位的互動娛樂傳媒企業,要在5年內成為中國市值最高、增長最快、盈利最快的企業之一。這是我們當時的目標。
現在盛大也已經進入第二個5年規劃,這時的目標就是要做一家成熟的、互動的、國際的、娛樂的傳媒企業,做一家規范的、全球的、標準的、有責任心的企業。
為此,盛大根據業務需要成立了三個事業部,分別是SDS(主要業務為盛大盒子)、SDO(盛大平臺的搭建),SDG(游戲業務的開展)。盛大已經是一個大的集團,在國內共有17個子公司,在國外也有不少投資公司和研發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