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德(廣東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在自己的產業里苦心修為。只要能守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格蘭仕做50年的苦行僧都不怕
中國的制造能力在全球具有競爭優勢,如果實現規模制造還能兼具成本優勢,如果加上自己的品牌優勢,那就是格蘭仕的全球競爭優勢
改革開放30周年,剛好是格蘭仕創業30年,也算是真正到了“而立之年”。
追憶過去是為了思考未來。格蘭仕創業之初,我真正的追求不是創業,而是創富。隨著企業不斷做大,目標才一步步從“富”回歸到“業”。現在,我們的目標不再是百強企業,而是變成了百年基業,后者比前者更艱難。
我感到慶幸的是,格蘭仕這些年走得很穩健。在全球危機襲來的2008年,我們的銷售額還達到400億元。在很多企業減產裁員的季節,格蘭仕還能開出8家海外分公司,還能按計劃委托日本、香港的獵頭公司,面向全球招聘高級人才。
但是,這份慶幸不是僥幸,更不是賭來的,而是我們一步步扎扎實實掙出來的。格蘭仕的穩健,得益于一直以來我們在制造業上的專注和專業。
格蘭仕在1992年切入微波爐制造領域,剛開始是靠代工起步。我并不認為代工就是初級低級,做得杰出一樣能夠成為《財富》全球500強,富士康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至今仍做代工,年銷售額達到700億美元,還有7個點的利潤。我們國內很多家電企業也是從代工起步,但全球只有一個富士康。
我承認,我們代工做不過富士康,這是因為代工不是我們的專注點。如果說郭臺銘為富士康選擇的是精密代工制造,我為格蘭仕選擇的是品牌規模制造。
我一直信奉一個理念:中國的制造能力在全球具有競爭優勢,如果實現規模制造還能兼具成本優勢,如果加上自己的品牌優勢就是格蘭仕的全球競爭優勢,就是格蘭仕的核心競爭力。
在30年間,格蘭仕通過代工過程中有意識的“拿來主義”,成功地拿過來全球最先進的生產線和最先進的技術,為我所用。再通過“產業搬進來、產品走出去”戰略,格蘭仕具備了規模制造能力、尖端技術研發能力,更重要的是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前不久,溫家寶總理視察格蘭仕時說:“單純的加工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有話語權,才能定價格,才能主導市場。”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非常困難,但守住核心競爭力更為艱難。這不僅需要企業一直專注于自己的目標,并且一直比競爭對手快半拍,還需要企業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經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我們常說的一句話: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在自己的產業里苦心修為。只要能守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格蘭仕做50年的苦行僧都不怕。
2008年以前的房地產熱和股市熱,幾乎所有知名的家電制造企業都擋不住誘惑。當時,銀行給格蘭仕的授信額度高達68個億,不少人也勸我撈一把外財。確實,炒股票比起做制造來說,不吃力、不求人、不納稅,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格蘭仕為此曾經開過一個專門會議,公司高層之間爭執很厲害,我最后一票否決了。這是我們始終保持充沛現金流的奧秘之一。
我很欣賞《道德經》里一句話:不自生,故能長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