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于14日正式通氣投產,預計今年冬天可以增加天然氣供應10億立方米,大大緩解目前的天然氣緊張局面。2011年底實現全線通氣后,該管道將每年向國內輸送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相當于我國2008年天然氣總消耗量的四成,為我國能源供應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在海外最大天然氣項目投產
12月14日,四國元首齊聚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的第一天然氣處理廠。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共同出席了在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畔舉行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通氣儀式。這標志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天然氣項目投產,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通氣投產。
中石油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副總經理陳向新表示,中亞天然氣管道對西氣東輸二線的供氣量在2010年將達到60億立方米,在之后的3至4年里,將逐步達到300億立方米的滿量供應。
?。玻埃埃纺辏吩?,中國和土庫曼斯坦簽署天然氣合作總協議,約定在未來30年內,土庫曼斯坦向中國每年供應天然氣300億立方米。其中130億立方米出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參與開發的阿姆河右岸天然氣項目,另外170億立方米由土庫曼斯坦能源公司補足。此后,我國與管道過境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也分別簽署天然氣管道建設和運營原則協議??缭剿膰闹袊衼喬烊粴夤艿理椖孔裕玻埃埃纺昵锾炱鹫綄嵤?。2008年8月,中土雙方再次簽署了土方向中國增供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有關協議。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建設過程歷時一年半,該管道分AB雙線敷設,單線長1833公里,A線于今年12月初試運投產。按照項目建設計劃,2010年雙線建成通氣。這項浩大的工程除土、烏、哈、中4個國家直接參與之外,俄羅斯、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參與。
我國初步形成天然氣供應多元化格局
對于中國來說,隨著經濟發展以及能源結構調整,對天然氣的需求大幅提高。若不及時增加供應,“天然氣荒”將頻繁發生。在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開通前,中國進口的天然氣主要依靠海運。這一天然氣管道開通后,遠距離運輸天然氣的風險就將基本消除,不僅運輸安全系數大大提高,而且氣量上有較好保證。
據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的數據,2008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807億立方米,比2007年增長15.8%。2009年1至10月,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728.6億立方米,增速為10.6%。但是,2008年,中國的天然氣產量約為761億立方米,還滿足不了國內需求,依靠進口液化天然氣44.4億立方米來彌補供需缺口。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許永發說,2000年以來中國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14%,而煤炭產量年增10%,石油產量年增2%,世界天然氣產量年增3%。天然氣增速明顯快于煤炭和石油,并在全球領先。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建成投運,可供我國的中亞天然氣資源量在未來幾年將有望提升至每年400億立方米。這相當于我國2008年天然氣年產量的一半以上,對保障我國天然氣供應有積極作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小麗指出,我國天然氣供應正在形成由國產天然氣、進口液化天然氣、進口中亞天然氣、進口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緬甸天然氣五種來源組成的多元化供應格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