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相比“十一五”規劃,在剛剛出爐的“十二五”規劃中,不僅明晰了資源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主要路徑,更首次明確將推進環保收費制度改革。這意味著在“十二五”期間,資源稅將進一步鋪開,而環保稅的落地也將成為現實。而一系列政策手段都是為了完成“十二五”末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別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別減少10%。
環境補償機制破繭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將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選擇防治任務繁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逐步擴大征收范圍。另外,為推進環保收費制度改革,“十二五”期間還將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費制度,提高排污費征收率。具體的做法包括,改革垃圾處理費征收方式,適度提高垃圾處理費標準和財政補貼水平;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
“節能能給企業直接帶來效益,而環保則需要更多的政策約束和政府扶持。”業內專家認為,“十二五”期間推進環保的難度要高于節能。或許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十二五”期間將引入市場機制,建立健全礦業權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具體方法為,規范發展探礦權、采礦權交易市場,發展排污權交易市場,規范排污權交易價格行為,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促進資源環境產權有序流轉和公開、公平、公正交易。
此外,國家還將積極探索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制定實施生態補償條例。提出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鼓勵、引導和探索實施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開發地區對保護地區、生態受益地區對生態保護地區的生態補償,并推行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