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有著雷厲風行的工作風格。他的做事之快正是基于對整個中國經濟形勢、金融發展的敏銳洞察。
6月24日,正值歐洲杯如火如荼之際,在興業銀行福州總部,董事長高建平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這段時間,對于高建平來說,白天籌劃興業發展大計,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掌門人:晚上則擠出些時間看看歐洲杯,儼然又是一個標準的鐵桿球迷。閑暇之余,高建平喜歡看書,品味那強虜灰飛煙滅之間的歷史。他還愛聽音樂,“喜歡聽古典樂,也喜歡周杰倫等唱的流行歌曲。”
高建平在興業銀行“當家”已8年有余,銀行資產規模從2000年初的不到500億元發展到如今的近萬億元,凈資產收益率連續多年列國內主要商業銀行首位。
“循規蹈矩”的協調人
董事長如何給自己定位,其權力邊界何在?在中國的公司,董事長搞一言堂的現象絕非鮮見。
高建平對自己的權力有著準確的定位,“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董事會不是行政首長負責決策機制,不能董事長怎么說大家就跟著怎么做。作為董事長,我只是一個協調人,要做好溝通、協調的工作。”把自己界定為協調人而不是首長,這不是低調,更應是種清晰的角色定位。“他是一位出色的領軍人物,但從不以家長自居。”當記者要求興業銀行董事王國剛用一句話來評價他們的董事長時,他如是說。
高建平的這種角色定位也反映在其和行長的關系上。根據監管要求,銀行的董事長不得兼任行長,其精神實質是堅持董事會的分權與制衡。當然這也帶來問題:董事長如何處理好同經營層的關系?自認為“我不是一個很細致的人”的高建平善抓大事,他認為董事會是一家企業的決策核心,要善于把方向、定戰略、議大事,之后必須留足空間,支持經營層放手執行,才能確保公司治理的各層級各司其職、有效運轉,保證銀行的長治久安、健康發展。
缺乏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獨斷專行甚至腐敗。在上市公司中,監事會被寄予厚望。而監事會往往由于在人力、財力等方面受制于董事長、管理層,其監督職能常常大打折扣。當我們問到興業銀行的監事會是否敢于監督董事長時,高建平笑了:“我覺得不存在敢不敢的問題。我個人感覺,我們的公司治理包括監事會運作是規范的,法律和制度賦予了他們相關的職責,他們如果不做,我認為那是失職。無論是董事會還是高管層,我們都沒有覺得監事會不該多管閑事,沒有這種想法。”
除了擔任董事長之外,高建平還是銀行的黨委書記。當被問及黨委書記對于興業銀行的公司治理來說是一個怎樣的角色、是否會影響到規范的公司治理時,高建平表示:“黨的領導體制在我國是寫入憲法的。所以,從法律角度看沒有太大矛盾。關鍵是,決策過程不能違法。黨委的決策不能取代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策。如果想把黨委的意圖變成銀行的實踐,那就必須通過法律手段,按銀行章程明確的決策程序去走,否則就不能付諸實施。這么多年來,我覺得,這兩個角色之間不存在什么矛盾。”
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定價問題涉及多方面利益,對老股東和銀行而言定價越高越好,但新的市場投資者卻不希望定價過高,監管層也希望興業的定價能給市場預留一定利潤空間。作為董事長,高建平在平衡和協調各方利益方面顯得游刃有余,但從根本上,他仍堅持全體股東和銀行整體利益至上。“就在我們準備出發路演的前一天,證監會臨時通知我到北京談最后一個問題。令我沒想到的是,當我和董事會秘書唐斌飛到北京后,一些意向投資者已在酒店等我們了,當天我們先后與四、五撥人談到次日凌晨三點多,他們無非是希望我們定價低一些。雖然外面呼聲這么強烈,但我們沒有那樣做,一方面要維護銀行的市場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對老股東負責。”最終,興業銀行發行價格確定為15.98元,較好地平衡了各方關系。“發行價格低一毛,銀行資本金就少了一個億”,唐斌補充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