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產業是21世紀的新興產業,將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杜歡政認為,城市垃圾是一座富礦,必須重視循環經濟模式,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
CBN:為什么說再生資源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
杜歡政:從產業演化的歷史規律來看,在工業化進程中,每一個階段都存在著不同的主導產業。這種主導產業的特征,首先表現為其本身具有較高的增長率,其次表現為通過其前向和后向關聯,能夠帶動其他產業的增長。
進入21世紀,由于全球資源日益枯竭,資源供應日趨緊張,現在,70%的礦產資源已經從地下搬到了地上,地下的資源日趨枯竭,資源以垃圾的形式堆積在城市之中,以后要想獲得資源,就要從城市垃圾中進行挖掘。
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對于節約資源、緩解資源短缺的矛盾、減輕環境承載壓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投入巨額資金,制定優惠政策,提供技術支持,促進了資源再生產業快速發展。目前資源再生產業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朝陽產業。
目前,發達國家資源再生產業規模已增至6000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可達1.8萬億美元,僅美國的再生產業規模目前已達2400億美元,超過汽車行業,成為美國最大、就業人數最多的支柱產業。從資源再生觀點看,“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一切物質資源均具有循環利用的價值。從世界范圍來看,資源再生領域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21世紀的主導產業。
CBN:中國再生資源產業的市場潛力如何?
杜歡政:人們過去對再生資源產業發展存在認識誤區,將回收利用再生資源與假冒偽劣、污染環境畫等號。一些人不加區分地把進口廢舊物資視為“洋垃圾”,把再生資源產業的從業人員稱為“破爛王”、“拾荒人”等,還有一些地方曾認為回收廢舊物資影響城市形象而取消“再生行業”。
隨著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這個產業是“綠色文明”背景下的一種新經濟形態,是追求經濟、環境、社會效益多贏的經濟發展模式。廣大人民群眾開始加入支持再生資源產業的隊伍,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看到了這個產業存在的巨大商機。
近年來,中國再生資源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十五”期間,中國回收的再生資源總量約為4億噸,年平均回收量在8000萬噸左右,年均增長率在12%以上;主要再生資源回收總值超過了650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了20%。2005年,中國廢舊物資回收總值已達1300億元,約占2005年GDP的0.7%。2005年,年產廢鋼總量近6000萬噸,年產廢舊有色金屬370萬噸,廢紙回收1809萬噸……有近6000家回收企業和15萬個回收網點遍布全國。
但多年來,中國沒有投資一個有規模的資源再生項目。100多家國有骨干企業、1000多家上市公司,沒有一家專搞資源再生的。再生企業現代化、產業化程度在600個行業中都排在末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