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洗水量和壓力:一般設計要求,反洗水的強度為40 m3/(m2·h),反洗水的壓力≤0.15 MPa。
(3)反洗空氣量和壓力:反洗空氣的強度為15 m /(m ·h),反洗空氣的壓力≤0.15 MPa。
注意:在反洗過程中,通入的反洗空氣匯集于過濾器的頂部,大部分應通過雙孔排氣閥排出。日常生產中。需經常檢查排氣閥的通暢,主要表征在閥球升降的自由度上。
氣水聯合
(1)先用空氣沖洗,再用水反沖洗:首先將濾池水位降至濾層表面上100 mm處,通入空氣數分鐘,然后用水反沖洗。適用于表面污染重而內部污染輕的濾池。
注意:相應的閥門,關閉到位;否則,水位降到濾層表面以下時,濾層的上部沒有水的浸潤,顆粒的上下擾動過程中,污物不能排出,反而會往濾層深處移動。
(2)空氣和水聯合反洗:從靜止濾層下部同時送入空氣和反洗水,空氣在上升過程中在砂層內合形成大氣泡,遇到濾料時又變成小氣泡,同時對濾料表面產生擦洗作用;反洗水頂松濾層,使濾料呈懸浮狀態,利于空氣對濾料的擦洗。反洗水和反洗空氣的膨脹作用相互疊加,比單一進行時,作用更強。
注意:水的反洗壓力和空氣的反洗壓力和強度不同,應注意先后順序,避免反洗水進入空氣管道。
(3)在氣水聯合反洗結束后,停止進入空氣,反洗水保持相同的流量,繼續沖洗3 min ~5 min,即可在濾床中的氣泡。
備注:可留意頂部雙孔排氣閥的狀態。
14.原因分析
(1)截留在濾層上表層的污物,如果在周期內,不能地,在隨后的反洗過程中,如果反洗空氣的分布不均勻會導致膨脹高度不均勻,隨著反洗空氣的搓動,搓動量小的地方,濾料表面的油污等雜質不能,在投入下一正常濾水周期后,局部負荷增大,雜質會從表面沉入內部,球團逐漸增大,并同時向過濾器的填充深度內延伸,直至整個過濾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