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為公布敏感數據就一定會引起公眾心理恐慌,進而影響社會穩定,實在是太小看公眾的素養了。PM2.5數據從秘密到公開,公眾坦然接受,就是個很好的例證。據《法制日報》...
-
春節后的泉城,再一次被霧霾“襲擊”,是時候好好考慮一下我們該如何更理性、更有效地善待我們周圍的大自然了。日趨加重的空氣污染,僅僅靠臨時抱佛腳,包括車輛限行等“緊...
-
治理地下排污,顯然不能完全靠“輿論推動”,但在媒體和公眾的高度聚焦下,有各種“免費”的監督信息,環保部門要做的是趕緊行動,以回應外界的質疑。據《中國證券報》報道...
-
宏觀經濟與房地產政策的調控、房地產市場投資放緩,是作為房地產下游的LED照明業擴大的產能來不及消化的一大因素,但是這背后更深層的原因出在LED照明產品本身。尤其...
-
歐盟中終于有人認識到中國光伏產品的重要性了。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2月19日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反對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如果征收...
-
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已居世界前列。2012年,中國風電裝機達到6300萬千瓦,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亦已增加到7...
-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網絡熱議,山東濰坊許多企業將污水壓到一千多米的水層污染地下水,濰坊懸賞十萬求舉報。據了解,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山東濰坊化工廠、造...
-
相關部門日前對我國118個城市連續監測數據顯示,約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基本清潔的只有3%,這一數據令人震驚。過去一年,空氣污染已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
-
據微博爆料稱,在山東濰坊,化工廠、造紙廠將致命性污水通過高壓水井壓到地下逃避監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進行多年。水是生命之源,地下水則關系著我國民眾及子...
-
一個月只有五天沒有霧霾,“厚德載霧、自強不吸”之類調侃流行于網絡,2013年的第一個月,對于普通市民而言,是一種不無難堪的“新”氣象。記得早在2011年底,民間...
-
長期以來,環保活動者、經濟學家和學者一直警告中國將會出現環境災難。一月中旬,環境災難終于以最引人矚目的形式降臨。華北大部分地區被濃重的有毒污染物覆蓋,北京的空氣...
-
英國廣播公司發文稱,造成中國多個城市出現的連續霧霾天氣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正是由于中國的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速度和民眾巨大的需求規模所致。不惜代價的促進經濟...
-
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環保部最新的監測顯示,從1月25號持續到現在的霧霾天氣,形成了一條污染帶,貫穿我國中東部地區,污染面積已經超過100萬平方公里。氣...
-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北京從2月1日起,將在全國率先開始執行北京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京V”)。京V標準實施倒計時,相關部門有哪些相應的準備工作?車主...
-
在我國,目前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1/3。我國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積只占全國城市居住面積的10%,但建筑能耗卻占到40%。而近期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南方供暖呼...
-
垃圾分類如何更好推進?代表、委員紛紛出謀獻策 2000年廣州成為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以來,政府在向市民推廣垃圾分類上做了很多努力。2011年4月1日,內地首部城...
-
1月14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了《2011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公報》顯示,據全國7個大氣本底站的觀測數據,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平均濃度2011年又有...
-
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但巨大的購置成本使其真正實現市場化還需時日。“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車,沒有一輛是低碳的。必須尋找到新的技術路線才能生產出低碳汽車來。”國...
-
此次嚴重空氣污染接近尾聲,但這種狀況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發生。1月14日,亞洲開發銀行和清華大學發布的《邁向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
-
近日,北京、河北等十余省出現嚴重霧霾天氣,某些時段PM2.5等監測指數瀕臨“爆表”,面對縈繞四周的“毒氣”,公眾現在能期待的恐怕僅僅是一場西北風了。媒體報道,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