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盤龍江入湖口洪家大村打破了往日的寧靜,仇和、黃云波、 王道興等領導和省城投公司的員工及志愿者近200人,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在這里一起種植“河長林”。
規劃總面積230畝的盤龍江官渡“河長林”在盤龍江入湖口東側,是省城投響應省、市滇池治理和生態建設號召,結合片區項目規劃出資1100萬元新建的。目前,已初步建成了165畝林帶,栽種了銀杏、滇樸、桂花、水杉就、橡樹、杜英、柳樹等6500多棵喬木。這片“河長林”按照工程干預最小化、生態效益最大化的原則設計,整個地塊由大面積的生態林帶和局部的生態濕地組成,以生態功能為主,運用古典園林手法進行空間布局,有停車場、銀杉柳岸、觀景小廣場、景觀平臺等系列外圍景觀構成,結合園區內部的壩塘煙柳、生態濕地、竹木亭廊,形成了完整、簡潔、生態的游覽系統。這片“河長林”還和官渡區建設的入湖口景觀綠化濕地渾然一體,蘆葦蕩漾,水鳥翱翔,為市民假日游玩增添了一個新去處。
“白天看綠化,晚上看亮化,刮風看凈化,下雨看硬化,平時看美化,內涵看文化,長遠看規劃,最終看現代化。”仇和邊同省投公司的員工、官渡區機關干部及志愿者們揮鏟種樹,邊親切和大家交流:只有綠化才有變化,才是唯一增值、不折舊的基礎設施,更是改善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壤環境、山體環境、生物環境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載體,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鄉園林化和生態建設。一大早就來種樹的人群吸引了周邊的居民,一位家在洪家大村的居民說,這里一天比一天好看、一天比一天“生態”了,周末到這里耍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官渡區負責人介紹,隨著遷村并點和“四退三還”安置點——六甲金海新村的建設,盤龍江入湖口洪家小村和洪家大村的居民將從今年年底開始搬遷,將來這里會建成集觀賞、休閑為一體的開放型生態湖濱公園。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