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綠色建筑概念引入我國以來,如何推進
建筑節能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政府的推動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和努力下,我國在建筑節能上開始取得一些成績,社會和企業也開始逐漸認識到綠色建筑、建筑節能的重要性。
進入21世紀,建筑耗能已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一同成為我國當前能源消耗的三個“耗能大戶”,而在建筑耗能構成中,中央空調系統成為“耗能大戶”當之無愧。在國家推動建筑節能的大環境下,不少國內空調企業已經開始調整策略、革新技術,欲在節能市場有所作為。這場綠色節能大戰,很有可能帶來國內空調行業的又一次洗牌。
建筑節能與否重點看中央空調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不少發達國家就紛紛提出綠色建筑、生態建筑等概念,到90年代,這一概念引入了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我國逐漸認識到建筑節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據悉,在我國每年新建的近2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高能耗建筑占比超過了95%;而在我國既有的215億平方米公共建筑中,節能達標率尚不足10%。
另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在建筑物的能耗中,以最常見的辦公建筑中的電耗結構為例,中央空調、照明、辦公設備、電梯占據98%的能耗總量。其中辦公設備耗電占13%,照明設備占全部耗電的21%,電梯耗電占到4%。相較而言,中央空調系統耗電占辦公建筑能耗最多為60%。可以說,建筑節能達標與否,和中央空調系統節能與否有密切關系。
不過,從目前我國公共建筑中節能型中央空調的使用率來看,和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有統計數據顯示,歐洲節能型中央空調超過15%,美國20%以上,澳大利亞60%以上,而我國僅有1%的建筑使用了節能型中央空調。
盡管對“1%”持不確定態度,但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空調事業部副總裁夏倫熹表示,“目前我國建筑使用節能型中央空調的比例確實很低,作為建筑節能減排工作的重心,中央空調在節能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空調企業發力節能產品
早在2011年,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初步確定了全國近40座城市作為“十二五”期間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要求每個城市在未來兩年內完成改造建筑面積不少于400萬平方米。今年9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表示““十二五”期間,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6000萬平方米。
國家政策傳遞出的綠色潮流,極大地刺激了正處于恢復性增長中的中央空調市場。面對利好的國家政策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市場蛋糕,不少具有遠見的空調企業開始摩肩接踵,轉而向高能效
節能環保產品發力,避免在這一變革被淘汰。
自今年10月1日起,我國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正式實施,空調行業將正式由SEER(制冷季節能源消耗效率)時代跨入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時代。就在兩個月前召開的美的空調14年度新品發布會上,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總裁吳文新表示,美的空調將在APF切換上緊跟國家政策節奏,以最快的速度向消費者推出新APF標準的高能效產品。他還宣布,美的已經完成了所有變頻空調型號的APF新標準的研發切換和生產準備工作。
當然,作為國內兩家空調行業的龍頭企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也不甘落下。在日前工信部網站發布的《“能效之星”產品目錄(2013)》中,入圍的8個房間空氣調節器型號中,有一半為海爾產品;此前,海爾憑借磁懸浮中央空調,斬獲了“最佳酒店新技術”。而格力近日在深圳舉辦了2013格力中央空調節能案例交流會,這是格力推出直流變頻中央空調以來的第二次全國大規模的技術推介活動,空調系統節能設計方案成為焦點議題。
政府采購嚴格執行節能清單
保護環境是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之一,每年公布兩期的“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促使了環保事業的高速發展。目前,政府采購要嚴格執行“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有目錄但未列入清單的產品嚴禁采購。
從第十四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來看,制冷空調設備包括了冷水機組、水源
熱泵機組、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單元式空氣調節機、機房空調,這些列入目錄中的產品全部經過節能認證,且采購人只能從這些清單中進行采購。
據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馬正紅表示,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的強制執行,基本上確保了政府采購的空調屬于節能產品。“在節能清單目錄中沒涉及到的空調產品可以在清單之外采購,但那只占了整個空調采購量的很小比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