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國際資訊 » 正文

停燃煤、限私車、推節能 倫敦如何告別“霧都”

發布時間:2013年1月15日 來源:新聞晚報

霧霾污染也曾經困擾倫敦,根據《生命時報》駐倫敦記者的報道,我們也許可以看到治理霧霾污染的一條出路。“霧都”、“陰霾”、“昏暗”等詞在19世紀的英國名著中常常出現....

霧霾污染也曾經困擾倫敦,根據《生命時報》駐倫敦記者的報道,我們也許可以看到治理霧霾污染的一條出路。“霧都”、“陰霾”、“昏暗”等詞在19世紀的英國名著中常常出現。大文豪查爾斯·狄更斯的小說《荒涼山莊》的開篇就細致描述了倫敦的霧,“那是一種沁入人心深處的黑暗,是一種鋪天蓋地的氛圍。”進入20世紀中期,英國人為摘掉“霧都”的帽子,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努力治理空氣污染。

倫敦曾因霧4日死亡4000人

19世紀,英國進入工業急速發展期,倫敦工廠所產生廢氣形成極濃的灰黃色煙霧。20世紀50年代最為嚴重,“霧日”(即指視域不超過1000米的天數)一年里平均多達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發生了“倫敦煙霧事件”。當時,歌劇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觀眾看不見舞臺而中止,歌劇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場,出來卻發現,大白天的伸手不見五指,水陸交通幾近癱瘓。

據史料記載,僅在12月5日到8日這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就高達4000。在這一周內,倫敦市因支氣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臟衰竭死亡244人,結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顯著增加。

減少居民取暖煤炭使用

20世紀中葉,由于英國還沒有進行“去工業化”,大批的工業企業和居民家庭需要大量使用煤炭發電和取暖,致使倫敦煤煙排放量急劇增加。1952年持續4天的“煙霧”竟然造成1萬多人死亡,這一慘案使英國政府和人民驚醒,他們意識到必須在改善空氣環境上下大力氣了。英國于1956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潔空氣法》,并逐漸實現了全民天然氣化,停止了燃煤,并逐步將重工業設施遷出倫敦城外。

限制私家車,發展公共交通

隨著時代發展,交通污染已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污染的首要來源。英國政府出臺一系列舉措對小汽車尾氣排放進行嚴格限制。2003年,倫敦市政府出臺了“堵塞費”(CongestionCharge),對那些進入市中心的私車征收“買路錢”,由此獲取的收入則完全用于改善倫敦的公交系統。此外,倫敦還規定不向對環境污染較嚴重的車輛頒發執照。為了進一步減少污染,倫敦一直大力發展地鐵、公共汽車、火車等公共交通,以減少私家車的“剛性需求”。

節能辦公樓,用新型能源

此外,倫敦有21%的空氣污染物來自于建筑物的取暖需求。為此,倫敦政府通過建立節能寫字樓、提高現有建筑能源利用率、利用新能源等方法減少此類污染。

上世紀80年代,倫敦市在城市外圍建有大型環形綠地面積達4434平方公里。政府決定嘗試在街道使用一種鈣基粘合劑治理空氣污染。這種粘合劑類似膠水,可吸附空氣中的塵埃。街道清掃工已將這種新產品用于人口嘈雜、污染嚴重的城區,目前監測結果稱這些區域的微粒已經下降了14%。英國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每日空氣質量的發布情況。

今日之倫敦已成為一座“綠色花園城市”,城區三分之一面積都被花園、公共綠地和森林覆蓋,擁有100個社區花園、14個城市農場、80公里長的運河和50多個長滿各種花草的自然保護區。藍天白云,綠樹成蔭,芳草萋萋,碧水粼粼,去倫敦尋找“霧都”的人們肯定要失望了。綜合新京報、生命時報、《環境監控與預警》報道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苗栗县| 蓬安县| 奉化市| 高雄市| 托克逊县| 拜泉县| 江安县| 峡江县| 万安县| 麻江县| 花莲市| 清原| 绥阳县| 牟定县| 尉氏县| 太康县| 承德县| 申扎县| 阿拉尔市| 明溪县| 湟源县| 昭平县| 太和县| 青海省| 红原县| 邵武市| 马关县| 葵青区| 沅陵县| 射阳县| 清镇市| 集安市| 剑河县| 九龙城区| 白银市| 东乌| 武宁县| 卢湾区| 乌拉特中旗|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