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報告中,“美麗中國”成為激起社會各界共鳴的新詞語。要實現“美麗中國”,節約能源、降低能耗是必須的手段。
建筑業是社會三大能源消耗行業之一,如何推進節能建筑,實現生態城市發展,已經成為近年來建筑界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數據,10年前,我國建立了以節能50%為目標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體系。2011年,全國城鎮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執行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比例已基本達到100%,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達到95.5%。
10年間,節能已經成為建筑業每年都要推進的強制性工作。
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1/3
工業、建筑、交通是能源消耗最主要的三個部分。
在我,目前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1/3。我國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積只占全國城市居住面積的10%,但建筑能耗卻占到40%。我國建筑在使用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與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約是發達國家的3倍。
“這個能源消耗是非常驚人的?!弊》亢统青l建設部專家、北京市節能環保產品技術服務中心總工程師史勇告訴記者,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居民的建筑舒適標準還比較低。隨著生活舒適標準的不斷提高,建筑能耗還將大幅上漲。
最近十幾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隨之而來的是住房建設量的大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城鄉新建房屋建筑面積接近20億平方米。這些新增的建筑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數據顯示,我國建筑耗能已超過5億噸標煤。如果用這些煤來發電,將能夠產生出約15000億度電,是2011年三峽電站發電量的19倍。
“僅僅是建成之后使用過程的能耗就已經非常大了,如果再加上建設過程中的能耗,就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最近十幾年,整個建筑行業的能耗增長非???,而且都涉及民生。”史勇說,20年前,普通家庭夏天也就是用用電風扇,但現在很多家庭都用空調,而且使用的時間大幅增加。在北方,現在冬季和夏季的能耗已經差不多持平了,而20年前,建筑的能耗主要還是冬季的取暖。
按照史勇的說法,建筑節能必須要做,而且節能潛力非常大。
其實,早在1986年,我國就開始試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1999年又把北方地區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納入強制性標準。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