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的張先生咨詢:去年就聽說全市在推廣舊衣物回收,不少小區也出現了舊衣回收箱,可自己居住的小區,卻始終未見回收箱的影子,周圍幾個小區也沒有。他想知道:小區里啥時候會有回收箱?
張先生的問題其實頗具代表性。因為每逢換季,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會有不想再穿的衣服。扔掉,舍不得;留著,占地方。如果居住的小區里都能有個“舊衣回收箱”,那么問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
回收箱已入1100個小區
上海的廢舊衣物回收,試點工作啟動于2010年年底;2011年被列為政府實事工程。負責廢舊衣物收集的是兩家廢舊物資回收公司,分別為緣源和萬榮。不少居民注意到,自己居住的小區里出現了一只藍色大箱子,名為“舊衣物品專類收集箱”。箱子占地約1平方米,約一人高,在浦東、徐匯、黃浦三區的小區里設置較多。經過一年多的推廣,目前全市已有1100余個小區設立了收集箱。其中,緣源有900余個收集點,萬榮有200余個。
工作人員會定期來收取居民們放在箱子中的廢舊衣物。回收進入企業后,有專業人員進行分揀。成色較新的被挑出來消毒處理,隨后打包捐贈給民政部門或慈善機構;破損或沒有穿用價值的舊衣物,會根據面料再次分類,交由加工企業制作成工業原料。收舊企業稱,換季時,回收箱內衣物較多,甚至會塞滿,但平時則較少。
試點之路并不順暢
試點工作剛展開時,有關方面曾計劃在2014年將專項回收覆蓋至全市1.2萬個小區,可如今,完成率不足10%。原因何在?收舊企業稱,一些小區的物業和居委會,以條件不成熟為由,拒絕回收箱進入小區;甚至有物業要求企業須支付一筆費用才能設立回收箱,給回收箱進入帶來了障礙。
記者從市綠化和市容環衛局了解到,原因并不是這么簡單。收舊企業要生存,需要起碼的盈利。企業在哪設點,首先要考慮的是該點能否收到足夠的舊衣物。一些小區曾經設置過回收箱,但因回收不到多少舊衣物,一段時間后企業不得不將點撤除。所以企業更愿意在相對發達的區設立回收點;另一方面,廢舊衣物回收剛剛起步,市民的認可度也需培育。加之箱子、運輸車等等的成本,所以收舊企業目前的盈利狀況不很樂觀,迅速擴張不太現實。
政府表示將“助力”推進
在職能部門的設想中,未來,每個小區都要設立這樣的藍箱子。但設想的實現不能僅依靠企業。政府考慮的是覆蓋,而企業需要的是生存和盈利,矛盾如何解決?
收舊企業將有望享受到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市綠化和市容環衛局透露:一方面,將為收舊企業爭取到發改委設立的循環經濟項目扶持;另一方面,將有一筆垃圾分類經費劃撥區里,用于源頭分類設施的采購,即政府出資購買回收箱,減輕企業負擔。此外,市綠化和市容環衛局還在考慮引進更多的收舊企業,分區域收集廢舊衣物,以減輕企業的運輸成本。市綠化和市容環衛局表示,舊衣物回收工作明年將進一步推開,預計到2015年,將實現城市化地區600萬戶家庭全覆蓋。至少保證每個居委會有一個廢舊衣物回收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