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密集出臺,海水淡化產業的春天已經到來。記者從10月28~29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北京國際海水淡化高層論壇上獲悉,目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12個部門正在積極協調聯動,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產業的著眼點是要從過去的產出淡化水,變為把淡化水賣出去、用起來,讓海水淡化大規模地走向市場,實現商業化運行。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節水處處長楊尚寶介紹說,我國海水淡化產業近10年發展迅速,海水淡化產業基礎已經具備,目前發展態勢良好,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沿海各地積極推進。但海水淡化產業主要存在成本高、規模小、發展慢的問題。今年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海水淡化工作全面推進。
楊尚寶表示,“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產業的著眼點應該是把淡化水賣出去、用起來,也就是讓海水淡化走向市場實現商業化運行。目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水利部、衛生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11個部門建設的海水淡化部際協調機制正在形成,各部門將分工聯動做好推進海水淡化相關工作。
據透露,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包括:培育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實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推動海水淡化在企業的應用、建立海水淡化標準體系等;繼續完善政策措施,如加大財稅政府支持力度;實施金融和價格支持政策等。據悉,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各地已申報了大量試點示范備選項目,發改委將擇優選取部分項目作為試點示范項目,給予一定支持。
中國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海水淡化是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儲備。據國際脫鹽協會資深理事利昂介紹,全球已經建設了很多商業化運行的海水淡化裝置,到2011年底,全球海水淡化產能已達每天7100多萬噸,解決了2億人口的用水問題。隨著反滲透膜技術的進步和成本大大降低,海水淡化裝置的投入產出比已經大大改善。目前很多海水淡化裝置在中東建設,預計未來中國和澳大利亞將會建設越來越多的海水淡化廠。
本次論壇由中國膜工業協會主辦,得到國家發改委、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脫鹽協會等大力支持。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李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國際脫鹽協會主席科拉多等參會,來自國內外的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