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華、盧偉光,兩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在溫州民營資本中孕育,闖蕩出兩條截然不同的擴張路,成就了中國民營資本在全球化征途傳奇。
在羅馬擺地攤
43歲的劉光華,生于浙江溫州下屬的瑞安市仙巖鎮河口塘村。絡腮胡,皮膚黝黑,與20年前的毛頭小伙相比,只是身形略顯發福。然而最大的變化是,劉光華多了幾分意氣風發:“溫州不可能成為全國的金融中心,但可以成為溫州人的金融中心,鼓勵股權投資基金是個很好的突破口。”在今年的溫州兩會上,面對當地市領導,劉光華“指點江山”。
從一個初到海外的洗碗工到一名成功的商人,這樣一條路,是大多數海外溫州人都走過。
14歲涉足商業,17歲成為老板,21歲只身闖蕩歐洲,如今劉光華在世界著名時裝之都意大利創立了自己的時裝品牌。
1983年,正值溫州的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如火如荼的時候,17歲的劉光華,自籌資金在家鄉溫州瑞安開辦了“求精”電器開關廠,就此他掘得第一桶金。
市場經濟的理念讓這片土地更加開化,同時,這里的人民更向往國外那種成熟的市場經濟模式,溫州由此掀開一波波出國淘金熱。當時能出國的,都是“能人”,1987年,21歲的劉光華帶著美好的向往和激情只身出海。
時尚之都羅馬,有一條飛利浦大街,它位于羅馬火車站附近。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走進這條大街就像走進了中國南方的一座城鎮。
劉光華打算讓自己擁有的資本在此啟航。但是馬上發現,自己在國內的這點積累簡直杯水車薪。語言的不通與資金的短缺,令他的夢想只能在這片土地上呻吟。
在異國的土地上,他不得不從打工起步。從一名國內的小老板變身為洗碗工。異鄉的孤單和夢想的淪陷不斷地在夜深人靜時敲打他,但他發誓: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爭取成功。
商機存在于有心者和行動者
他每天邊洗盤子邊琢磨其他同鄉在國外的發跡之路。三個月,他便有了一個很重大的發現,正是這個發現讓劉光華開始了他在海外的創業之路。
劉光華發現很多發跡的同鄉都是從擺地攤賣家鄉的衣服開始的。于是他用在餐館打工賺來的錢購置了中式襯衫,在羅馬火車站擺起了地攤。決定擺地攤只是劉光華在異國創業邁出的第一步,然而緊接著劉光華做出了另一個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的大膽決定,這為他打開了在國外創業的大門。
“一是我知道市場上(中式襯衫)已經有銷路了,第二個是他們(同行)要想去中國進貨,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我就先把這些衣服全部吃下去,覺得這個肯定有市場。”
劉光華以溫州商人特有的精明和冒險,將手頭僅有的資金,一次性訂購同類衣服,結果幾萬件服裝全部賣光。嘗到甜頭的他,開始盤算著下一個行動計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