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30日早間,《紐約時報》頭條刊文《澳大利亞加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現全文摘要如下:
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宣布將廢除其先前為碳排放交易體系設定的最低交易價,而此舉也標志著澳大利亞將加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
澳大利亞氣候變化部長康貝(Greg Combet)將當地時間28日在堪培拉宣布,澳大利亞政府將根據先前與歐盟簽訂的協議規定,自2015年7月1日開始正式取消碳排放交易體系當中的15美元碳排放交易最低限價。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將加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而未來澳大利亞的碳排放企業有權從國際市場上購買最多相當于其排放總量一半的排放額度,而在這之中僅有15%的排放額度符合聯合國《京都議定書》中的相關規定(注: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氣候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的國際性公約,為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規定了標準,即: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
康貝在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澳大利亞加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先決條件,其也是減少碳排放最有效的辦法。” 歐盟氣候行動專員康妮-赫澤高(Connie Hedegaard)也發表聲明表示:“碳排放交易體系與歐盟在碳排放交易體系進行合作對雙方來說意義重大,其為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通力合作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對于建立一個良性的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地生產,減少日元升值給北美利潤造成的壓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