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雙反案初判,加速陸廠對臺灣太陽能廠的轉單效應,為臺灣太陽能產業帶來一道曙光,不過,隨著德國政府祭出總安裝量管制政策,恐沖擊歐洲市場需求表現,市場研究機構EnergyTrend指出,臺廠在亞洲市場的策略布局,將左右下半年營運走勢,德國將實施太陽能安裝量管制,歐洲市場需求減緩,新興市場包括日本、中國大陸、美國等地成為矚目焦點,各廠也紛紛積極打入搶食商機,希望能彌補歐洲的低迷需求。
日本于7月實施比預計優渥的FiT補助,吸引各國廠商搶進日本市場,但相較歐美太陽能市場,日本市場仍傾向保守發展,對國外廠商也較封閉,EnergyTrend分析,在此一局勢下,臺廠唯有掌握日本下游所釋出訂單,或是爭取中國大廠代工機會,才能將產能填滿以維持現金流,由此確保穩定出海口才是短期致勝關鍵。
就目前來看,雖然德國市場因應補助下修搶裝需求仍在,不過,目前太陽能一線廠接單謹慎,由配置代工單及管控產能,以隨時反應市場需求變化,反觀產能規模小的廠商較無減產疑慮,可將產能利用率維持在高檔配合需求。
展望7月份,EnergyTrend表示,太陽能現貨價仍然欠缺成長動能,不排除將緩步下跌,而在歐洲需求尚未明顯淡化前,臺廠營收雖不會大幅削減,不過在利多鈍化的格局中轉虧為盈依舊困難。
整體來看,太陽能廠下半年營運,除了觀察報價走勢外,另外在新興市場的布局表現,以及爭取陸廠訂單成果,都將大幅影響營運表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