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照明展于6月9日-12日在廣交會琶洲展館舉行,吸引了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2900多家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規模再創新高。據了解,海外訂單銳減,以及中國的白熾燈淘汰路線圖公布和政府對LED照明扶持政策的推行,大大刺激了中外LED企業爭搶中國市場,尤其是民用市場。
現狀 出口訂單銳減企業爭相內銷
目前,國內LED企業80%仍以出口為主。在歐洲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復蘇無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企業的訂單在持續減少。“今年歐美市場形勢特別嚴峻,訂單減少了四成。”做LED燈具的深圳一家照明企業董事長蔡亞輝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如是說。據了解,歐美訂單下降三到五成在行業里相當普遍。
訂單減少直接導致企業營收下降。光亞照明研究院的統計發現,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上市的12家企業發布的2011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僅勤上光電和聯建光電兩家保持增速的小幅提高,另外10家企業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在2010年營業收入保持了234%的增長速度的長方照明,2011年營業收入增速僅為57%。萬潤科技業績甚至為零增長。
“暫時的低谷為行業洗牌提供了時機,國際巨頭和爭相上市的國內LED企業成為洗牌的主導者。”全球最大照明展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創辦人潘文波告訴記者,業內對通過洗牌整頓行業發展秩序的呼聲一直很高。“面對巨大的中國市場,中外LED企業都在加大市場布局的力度。國內企業一改前些年重出口、輕內銷的策略,紛紛在國內市場開啟品牌和渠道建設。同時,國外巨頭也延續了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今年以來就有三星在天津建廠、夏普與金流明合作等一系列大動作,中國市場正在成為中外企業的競爭焦點。”潘文波如是說。
問題 LED燈價格高 家用待普及
雖然LED光源具有低溫、省電、壽命長、無紅外線二次污染等特點,但據記者了解,其在中國市場,特別是民用市場,尚屬起步階段,普及推廣仍有待時日。
“以太陽能LED路燈為例,1瓦的發光效能相當于15瓦白熾燈的發光效能,可謂是非常高效且環保。然而,令人倍感無奈的是,雖然我國太陽能相關產品的產量占全球近六成(多數用于出口),但國人對太陽能產品的使用占比僅不到3%,國內市場仍有待開拓。”深圳翰田科技公司董事長巫振樂表示,現時,影響我國太陽能市場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太陽能并網發電的收購電價沒有明確,更加無法與發達國家(歐美日)的太陽能發電收購電價相比。
“此外,就家庭用而言,LED燈在國內的市場難鋪開,主要原因是‘價格昂貴’。目前,如何將銷售局面打開,推動技術革新,降低生產成本是關鍵。”巫振樂認為,LED要進入大眾室內照明領域,必定要先“放下身段”:“通過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借助上下游的整合,實現大采購、大物流、大規模量產,可使一向‘昂貴’的LED室內照明產品成為人們樂意購買的‘物美價廉’大眾消費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