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2012年2月19日,伊朗下令停止對英國和法國銷售原油,以報復歐盟對伊朗的制裁。受此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上調的勢頭高企。伊朗與歐盟的石油戰使得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備受重視,不斷上調的國際油價或為光伏行業,特別是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消息稱,201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取得歷史性突破。2011年,全球新增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2800萬千瓦,同比新增1100萬千瓦,相當于2009年底以前全球太陽能光伏累計的裝機容量。至2011年底,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900萬千瓦,與2006年底全球累計風電裝機規模相當。
作為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的重點地區,歐洲在2011年仍有強勁增長。2011年,歐盟27國新增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約2100萬千瓦,占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的75%。其中,意大利新增900萬千瓦,居世界第一;德國新增750萬千瓦,法國和英國分別為150萬千瓦和70萬千瓦。與此同時,美國和日本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保持穩定增長,2011年分別新增裝機容量160萬千瓦和110萬千瓦。
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系統主要有兩種形式:大型光伏電站和屋頂光伏電站。屋頂光伏電站應用的規模非常靈活,跨度從幾千瓦到幾兆瓦。建筑本身所具有分散性與太陽能分散性也非常相匹配,不占用土地資源,是資源與能源系統最理想的一種配置,適合在建筑群集中的城市開發應用。
同時,屋頂光伏電站不需要遠距離的輸送,沒有電能傳輸的消耗,比遠離負荷區的能源利用形式更具優勢。與大型的荒漠電站相比,屋頂光伏電站的建設更能創造當地的價值和就業。而在屋頂光伏電站中。以BIPV具備更高的開發利用價值,應用也更加廣泛。
國外市場對BIPV的研究已有較長時間,從示范到推廣、從屋頂光伏到與建筑集成,并進而將光伏組件發展成為新型的建筑材料。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德國和日本在BIPV領域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設計經驗和技術。在德國,2006年,屋頂光伏電站從幾千瓦到上百千瓦的規模,占據全國光伏項目90%以上的比例。其中,BIPV占到了80%的市場份額。
2012年,德國開始實施《德國可再生能源法》,對于自發自用的光伏項目給予了更優惠的能源政策,自發自用的比例超過30%的項目可多享受4歐分的補貼,旨在鼓勵用戶自發自用,就地生產消化,不通過電網遠距離的輸送再給予分配。
據聯合國能源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BIPV將成為21世紀光伏應用市場的熱點。而薄膜太陽能電池則以獨特的優勢將在此領域大有作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能耗低,能源回收期短,無環境污染,質量輕,制造成本低,生產自動化,透光性、弱光發電效應好,節省空間,技術上具備更大提升空間,可以與建筑物完美結合。BIPV市場的發展,或將成為薄膜太陽能應用領域的廣闊藍海。
同樣來自聯合國能源機構的數據表明,到2014年薄膜組件產能將占光伏總產能的25%。大規模的BIPV建設將伴隨著大量薄膜光伏電池的應用,而與BIPV應用相結合的薄膜電池,也將在未來太陽電池市場中占據更為重要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