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作為電子信息工業和光伏產業最基礎最重要的原材料在過去的幾年中價格猶如過山車般讓人驚心動魄,06-07年的高峰值達到500美元/公斤,08-09又跌落至40美元/公斤。直至2010年,隨著光伏行業的景氣度迅速提高,帶來了市場對多晶硅需求量的恢復性增長,其市場價格持續走強,從五六月份的50多美元/公斤開始上漲,至90美元/公斤。近期多晶硅現貨價格一直在28美元/公斤至32美元/公斤之間徘徊,預計三月份多晶硅價格將維持在30美元/公斤的水平。
近年來多晶硅價格的飆升導致了多晶硅的投資熱,這股熱潮為我國多晶硅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未來多晶硅的市場價格必須理性回歸,才能推動我國多晶硅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自2005年以來,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井噴式發展,這導致多晶硅價格飛速上漲,原本鮮為人知的一個過渡性中間產品———多晶硅,轉瞬之間成為眾多投資商、金融界、產業界蜂擁而至的投資熱點,同時也成公眾關注和談論的一個話題。多晶硅投資熱也為我國多晶硅產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基礎,短時間縮短了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未來多晶硅的市場價格必須回歸到合理的有一定利潤空間的地步,這才能推動光伏產品的普及,推動我國多晶硅產業的發展。
多晶硅將不再暴利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5年年初至2008年10月,全國約有16個省市參與了多晶硅項目的招商引資、審批立項和開工建設,有33個項目已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已有10多個項目陸續建成和投產,預計已建成的多晶硅總產能在3萬噸/年以上。正由于此,我國多晶硅的年產量在2007年首次突破1000噸大關,當年實際產量約1100噸。所有這一切都源于一個不爭的事實———利益驅動。
在2005年以前,全球多晶硅的總產量在2.8萬~3萬噸之間,且供需基本平衡,除了絕大部分滿足電子工業之需外,僅有極少量供給太陽能光伏產業。當時供給電子工業所需的多晶硅市場價為30~35美元/千克,供給光伏產業所需的多晶硅市場價為20~25美元/千克,而那時制造成本在25~30美元/千克。
自2005年開始,全球光伏產業的多晶硅使用量首次超過了電子工業。由于市場需求旺盛,多晶硅出現了全球性的短缺,價格一路上揚,最高時竟達到500美元/千克(國內以人民幣交易時達到3500元/千克)。這使得多晶硅的價格嚴重背離其價值,一些生產、經營、倒賣多晶硅的公司和個人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
然而,自2008年10月以來,由于源自美國的金融風暴對全球經濟的巨大影響,全球經濟突遇寒潮,幾乎所有行業都處于一種不可思議的凍結狀態,當然,正處在高速發展的光伏產業也未能幸免。目前,許多看好光伏產業的投資商也還處于觀望狀態,光伏組件、光伏電站的市場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終端市場的變化,必然會對處在前端的多晶硅市場產生影響。
近期我國多晶硅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顯現出來,多晶硅的市場價格已經降到更低水平,眾多多晶硅企業苦苦掙扎。這是否意味著多晶硅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