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雖然經過艱苦談判達成了最終決議,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份協議在節能減排方面缺乏具有約束力的具體條款,而加拿大隨后更是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氣候問題越來越讓人擔憂。更多的科學家開始把目光投向撒哈拉沙漠的綠色資源——太陽能。專業人士稱,撒哈拉沙漠的太陽能如果可以有效利用,不但能成為清潔能源,還能替代核能,成為安全的能源。
近一個世紀的夢想
1913年夏天,美國工程師弗蘭克·舒曼在開羅南部的尼羅河畔建造了巨大的太陽能蒸汽機。他精心安置了一排排曲面鏡,當陽光照射在鏡子上時,立即被發射到一條裝滿水的玻璃管上,水遇熱變成了蒸汽,氣壓推動水泵運行,灌溉了附近種植棉花作物的土地。舒曼稱,這項發明可以大大減少埃及對進口煤礦的依賴。
舒曼在次年寫給《科學美國人》雜志的信中寫道:“人類最終必須直接利用太陽能,否則只能回歸原始社會。 ”但幾個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戰突然爆發,打斷了舒曼的夢想。他的太陽能蒸汽機灌溉設施也毀于一旦,其中的金屬配件被拆下來改造成了軍需物資。
德國粒子物理學家格哈德·柯尼斯是第一個計算滿足人類用電需要多少太陽能的科學家。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后,他通過計算得出結論:6小時內,全球沙漠地區吸收的太陽能比人類一年用掉的能量還多,如果這些太陽能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被有效利用起來,理論上就可以滿足整個歐洲的能源需求。柯尼斯相信這樣可以擺脫危險的核能。但他和舒曼一樣,未能得到廣泛支持。在后來的20年里,他孤獨地向公眾宣揚這種意識。
他的事業在“沙漠能源科技”計劃上達到了頂峰。這是一個主要由德國發起的計劃,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通過一個巨大的太陽能和風能網絡,供應歐洲15%的電力需求。現階段估計,這一計劃將耗資4000億歐元。
德國引領“沙漠能源科技”
直到現在,“沙漠能源科技”計劃仍被很多觀察人士視為海市蜃樓,畢竟,無論是從技術,政治,安全還是經濟角度考慮,此事都難如登天。但在過去兩年,該計劃得到了德國一些超級大公司的支持。 2009年秋天,德國多個跨國公司聯手推出了 “沙漠能源科技產業”計劃,包括歐洲能源巨頭——意昂集團、全球知名保險公司——慕尼黑再保險集團、財富500強企業西門子公司和德意志銀行等。今年初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物質泄漏后,德國政府宣布,將加快淘汰德國境內的核電站。這一決定立即讓“沙漠能源科技”備受關注。
雖然各界對于氣候變化頻頻發出警告,但國際社會關于節能減排的談判卻裹足不前。就在上月,國際能源署還警告稱,如果地球在5年內不開始減排,氣候變化將進入不可逆轉的困境。 “沙漠能源科技”這樣大規模的計劃是時候開始實施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