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6月底,新華都集團總部所在的福州華城國際大廈里,員工們一如既往地熱情、勤奮。他們或許不清楚,這座大廈的主人——被他們稱為“發哥”的人——現年48歲的陳發樹,此時正被每年評選中國百富榜的美國《福布斯》雜志密切關注。
陳去年以199.3億元個人財富列中國百富榜第16位、福建首位。這離他2000年與兄弟分家另立門戶剛過去8年。而不久的將來,《福布斯》雜志還將在他的財富上增加10多億元——如無意外,福建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都購物”)將在本月正式登陸A股上市交易。
6月30日,剛剛代表新華都集團宣布控股收購港澳資訊并出任該公司董事長的唐駿表示,新華都未來不會局限在現有的零售、礦業、地產、旅游、工程等傳統產業,而是會通過購并不斷擴充產業結構。
因為唐駿加盟和紫金礦業回歸A股,陳發樹以及一個模糊的新華都系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深入福建調查采訪近10天后,記者發現,僅僅不到兩個月時間,新華都系的輪廓已經清晰了許多。
實際控制紫金礦業
在新華都系中,紫金礦業無疑是陳發樹最得意和成功的一個投資,雖然新華都實業集團是第二大股東,但是經過記者多方了解,新華都極可能才是紫金礦業的真正掌控者。
成為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的二股東是他的第一步。
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培敏告訴記者,1997年陳發樹做了一筆福建水口電站閑置工程設備的生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紫金山開采露天礦需要這種機械設備,就想辦法認識了陳景河。“陳發樹涉足紫金礦業完全是偶然的,但他能夠比較快的準確把握住機會。”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起初幾年,陳景河雖然發現紫金山上金下銅的金屬儲藏格局,但因為是貧礦,開采有難度,也因為陳景河的技術攻關需要不斷的試錯,所以欠下陳發樹很多工程款。國家有關部門把被視為‘雞肋’的紫金山的開采權下放給了紫金山所在地——閩西革命老區上杭縣,上杭是個貧困縣,根本沒有財力去還陳發樹的工程款。2000年紫金礦業實行股份制改革,欠下陳發樹的工程款折合為股份入股,陳發樹遂成了紫金礦業第二大股東。”后來,紫金礦業的金礦儲量通過其他理論修正為200噸以上,是我國第一大金礦。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成為股東的還有一個人,他就是紫金礦業的第二大自然人股東柯希平。他除了個人持有紫金礦業2.24%股權外,控股95%的廈門恒興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紫金礦業3.27%股權,兩者合計持有5.51%股權。2007年柯希平憑借紫金礦業第三大股東躋身中國百富榜單。
柯希平與陳發樹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兩人年齡相當,又都是泉州安溪人。唐駿告訴記者,“他倆是同鄉好朋友,早期就有合作,一起買了一批工程機械的設備,合作成立了新華都工程公司,兩個人一起進入了紫金礦業。”工商資料顯示,福建新華都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有兩個股東,陳發樹持股50.99%,另一家廈門鑫祥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占49.01%。鑫祥景很可能是柯希平的關聯公司。
名義上看,紫金礦業的國有股經過數次減持,目前占28.96%,仍為第一大股東。而第二大股東新華都集團、第三大股東廈門恒興以及第一大自然人股東陳發樹、第二大自然人股東柯希平共同持有紫金礦業20.49%股權。
陳景河雖然集董事長兼總裁兩個最重要的職務于一身,但我們很難把他等同于大股東地方政府的代表。陳景河本人在公司上市前曾表示,嚴格意義上說,紫金礦業不是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基本上不參與企業的具體發展戰略,它雖然是第一大股東,卻更像一個財務投資者。
陳景河進一步印證了大股東代表的缺位,但二股東的代表在董事會中卻是明確的,就是來自新華都的劉曉初擔任紫金礦業副董事長,排在陳景河之后。這樣,不難推斷,紫金礦業的實際控股權旁落在第二大股東與第三大股東之手,或者更簡單地說,就是在陳發樹之手。此外,記者在公開資料中還注意到,原新華都酒店財務經理張育閩2000年進入紫金礦業擔任計財部副經理兼資產科科長,也就是這一年紫金礦業改制新華都投資4800萬元成為第二大股東。這表明,新華都自進入后直接參與了紫金礦業的經營與管理。
新華都系和它的“貴人”們
紫金礦業只是新華都系的冰山一角。但要搞清楚新華都系股權結構不是件容易的事。陳發樹請唐駿加盟新華都,給唐駿的年薪是一堆旗下公司的股權。唐駿雖然在微軟公司從程序員一直做到了中國區總裁,但卻計算不出陳發樹給他的這堆股權到底值多少錢,最后不得不請來評估師。“我就問他值多少錢?他給了我一個數字。”唐駿說,年薪10億元由此而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