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勘察設計學會建筑環境與設備分會理事長 羅繼杰
11月16日上午,第四屆全國建筑環境與設備技術交流大會在四川成都川投國際酒店召開,大會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筑環境與設備分會主辦,四川省委員會承辦,會期3天,本次技術交流大會的主題為“綠色設計、節能減排”。來自全國各地區、各系統的工程設計單位、科研部門、企業以及業內知名人士等300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開幕式結束之后,進行了兩個主題報告,羅繼杰大師做了題為“節能減排—暖通空調(設計)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報告,報告主要包括了“十二五”國家節能減排指標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當前暖通空調(設計)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暖通空調(設計)行業應當采取的對策,對政府層面的建議。
“十二五”國家節能減排指標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十二五”國家節能減排指標極具挑戰性,在“十二五”規劃中,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確定為16%,同時還有其它約束性指標,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以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上升至11.4%等。他列舉了“十二五”全國各地區節能目標,通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的目標進行了分析,他指出對于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且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國家而言,要完成這些指標無疑將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
(二)“十二五”國家節能減排指標給暖通空調(設計),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他指出巨大的建筑設計市場潛力為行業帶來發展契機,2010年設計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保持了較大的市場空間。建筑、交通、市政和工業行業市場均呈增長態勢;節能環保硬約束持續加強,給行業帶來廣闊商機,近年來國家突出強調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倡導發展綠色、環保、再生能源、新材料、循環利用、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新型業務。國家“十二五”規劃特別強調將低碳發展作為重要的政策導向,并把節能減排的完成情況與領導干部的綜合考核評價掛鉤,這些為暖通空調(設計)行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綠色建筑理念的不斷深入,為行業發展提供平臺,我國正處在城鎮化高速發展期,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才能實現節能減排總目標。2010年世博會的召開,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滲透到城市建設和建筑設計當中。漢堡“被動房”、倫敦“零碳館”、“滬上·生態家”等眾多城市的前衛建筑,為行業發展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綠色建筑繼續成為市場熱點。這些為暖通空調(設計)行業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
當前暖通空調(設計)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暖通空調(設計)行業存在著設計觀念陳舊問題,主要表現在設計指導思想沒有及時轉變,節能設計理念體現不足,設計思想保守僵化等。存在設計水平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設計人員能力不足、設計創新動力不足等。存在設計手段相對落后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設計規范化程度不高、圖檔管理水平不高等。存在運行機制不盡合理的問題,表現在標準建設還比較薄弱,主要包括標準制定滯后、內容不合理,標準編制、管理存在缺陷等。問題還包括政府管理體制不適應節能減排技術發展,主要表現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節能減排新技術應用受阻,對設計單位的科技創新重視和引導不夠,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不健全等。
暖通空調(設計)行業應當采取的對策
(一) 以節能減排為牽引,實現暖通空調(設計)行業轉型發展;在設計理念方面,應由常規設計向凸顯環境品質和質量、效益轉變,由單一技術的應用向注重技術集成、突出地域特色轉變,由傳統技術應用向注重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轉變。在技術應用方面,應由傳統能源使用向可再生及清潔能源使用轉變,由單一的能源使用方式向多能結合使用方式的轉變,由簡單設計向系統設計轉變。在發展模式方面,由階段服務向全過程服務的轉變,由單一設計任務向產業鏈延伸任務轉變,由單一設計人員向設計人員和非設計人員整合轉變。
(二) 實現節能減排指標暖通空調(設計)行業的主要對策
1. 立足國情,完善標準和技術體系,應該在制定行業標準體系、開發節能減排技術做出更多的工作。2. 適應節能減排要求,提高設計水平。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掌握節能設計要求;熟知建筑節能標準規范,指導工程設計;掌握節能技術,并在設計實踐中合理應用。3. 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提高設計效率和效益。推動設計手段的更新,加快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廣泛運用先進科技手段。4. 調整結構,增強自身競爭能力。加大創新力度,轉變人才管理理念;改革內部機構,創新服務模式;加強專業融合,形成節能減排設計的合力。
對政府層面的建議
羅大師最后對政府層面提出了一些建議,1. 加強技術標準的制定和管理工作,加快技術標準規范的修訂進度,提高編制質量,做好新老標準的銜接交替,使標準規范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2. 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運用法律、法規、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加強對節能減排的約束與激勵。3. 加強節能減排宣傳教育工作,強化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使用管理人員的節能減排意識,促進建筑生命周期全過程節能。4. 制定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法律條文等,從法規制度上解決設計行業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問題。5. 完善“產-學-研-設”相結合的產業鏈條,有效促進科技成果工程轉化,制定鼓勵科技轉化的政策和辦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