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發布的“十二五”環保規劃,將對工業企業給予脫硫、脫硝優惠電價政策,這對生產脫硫、脫硝環保設備的企業是重大利好。
記者日前從接近環保部的人士處獲悉,原定于11月召開的第7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由于各方協調原因無法如期舉行,會議時間被推遲至12月中旬。而由環保部牽頭制定的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可能于本次大會前后發布。
上述人士還透露,在環境安全方面,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可能將核輻射、重金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作為工作重點,而在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脫硫、脫硝等環保產業中,與脫硫、脫硝相關的產業將得到重點扶植與補貼。
“如果生產類企業按照政策指向安裝了脫硫、脫硝設備,那么就可以享受脫硫、脫硝的優惠電價。如此一來,脫硫、脫銷設備的生產廠家都會受到相關利好”,該接近環保部的人士稱。目前A股市場上,脫硫、脫硝概念股主要有龍凈環保等。
環保產業政策頻出
全國環保大會是國家層面規模最大的環境保護會議,每5年召開一次,上一次大會于2006年4月召開。本次會議除總結“十一五”環境保護工作外,還將進一步部署“十二五”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本次會議召開后,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出臺進一步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繼續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擴大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
近段時間,有關環保的政策性文件頻頻發布。先是國務院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隨后環保部下發了《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等,讓“環保”成為市場持續關注的熱點。11月9日,環保部又正式公布了《“十二五”全國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經濟政策建設規劃》,明確表示要將嚴重污染環境、大量消耗資源的商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選擇防治任務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并逐步擴大征收范圍。
在業界看來,環保政策的頻頻出臺,正是在為第7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和即將出臺的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預熱。
在頻繁出臺的環保政策中,最吸引業界眼球的莫過于《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及《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根據《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到2015年,我國要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建成。規劃將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對符合規劃要求項目,中央財政將在現有投資渠道中予以支持。
而《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中,不僅首次開放性的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用于環境保護項目,也透露出對脫硫、脫硝產業扶植的端倪。意見指出,嚴格落實燃煤電廠煙氣脫硫電價政策,制定脫硝電價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余熱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實行優先上網等政策支持。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實行差別電價,對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非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和垃圾處理設施等鼓勵類企業實行政策優惠。
環保設備股最先受益
日前,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上表示,我國正以環保服務業為龍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預計“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將超3萬億元,環保產業將保持年均15-20%的復合增長率。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根據即將出臺的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到十二五期末,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左右,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其中,核心領域的環保裝備產業和環境服務業產值分別各達5000億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