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家老化纖企業來說,如何用新產品占領市場,如何更新設備做到環保節能,都是擺在其面前的關乎生存的因素。
在炒股巨虧、主營業務不振的情況下,日前,有讀者向《每日經濟新聞》爆料稱,湖北金環(000615,收盤價5.57元)污染嚴重,其工業廢水直排附近湖泊,嚴重影響周邊環境。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赴湖北金環所在地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陳家湖實地調查,只見工廠周邊多處涌出黑色液體,且直接排入大小土坑湖。
記者注意到,2010年公司因污染問題曾被當地環保部門勒令整改,2011年6月媒體報道其已達標排放。
來源于湖北省環保廳官網的消息稱,湖北金環今年來的環保投入就高達3300萬元。但實際上,公司報告中披露,公司2009年下半年以來,在堿性廢水治理方面就沒有增加過投入,今年以來的環保投入僅有260余萬元。
爆料人:湖北金環污染嚴重
10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登了一篇 《三季報巨虧仍不務正業 湖北金環炒煤炭股浮虧逾千萬》的文章。隨后,有讀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稱,湖北金環的問題遠不止這些,公司存在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
根據該舉報人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底襄樊市環保局就加大重點工業污染源治理,湖北金環就名列其中。在查處企業偷排超排的違法行為中,湖北金環的化纖公司被責令停產整頓。”
資料顯示,湖北金環主營粘膠纖維生產及相關業務,作為一家老化纖企業,公司所處的行業本來就屬于高污染,其污染形式主要是水污染。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在2011年1月13日的《襄陽日報》上瀏覽到一篇題為《市環保局對湖北金環劃出“硬杠杠”》的文章,文中提及,“市環保局要求,5月底前,該公司(指湖北金環——編者注)所有排放污水必須穩定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文中還指出,“1月11日,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來到金環公司檢查治污進度。公司副總裁陳輝介紹,他們投資1800萬元興建1800方過水量的深化污水系統以及制漿廠的清污分流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5月底前全部安裝調試完畢投入使用,屆時排放的污水將實現穩定達標。”
從時間上看,莫非湖北金環污染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抑或是爆料者透露的情況與事實有出入?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奔赴湖北金環所在地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陳家湖一探究竟。
實地調查:排出污水顏色漆黑
湖北金環辦公地址顯示為,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陳家湖,此地距離襄陽市區約50公里左右。11月初,記者從湖北省襄陽市區乘車前往,在離開襄陽市區,路面變得有些崎嶇,在經過離陳家湖最近的小鎮太平店鎮之后,終于到達湖北金環所在地,行車時間大概為1個小時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這個叫陳家湖的地方初看就是一個普通的小鎮,但隨處可見化纖廠餐廳、化纖廠幼兒園等招牌,同時醫院、公園、超市、居民小區、俱樂部等設施又顯出這個小鎮與眾不同,而此處最多見的是紅磚房屋,和曾經的國企風格很相似。
有資料顯示,陳家湖所在的樊城區是襄陽市乃至湖北省紡織產業最為密集之地。全行業從業人員約5.2萬人,其中高中級以上1.8萬人,大專以上6310人,技術管理人員2500人。而湖北金環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工廠之一。
記者注意到,當地居民更多地是把湖北金環稱為“湖北化纖廠”。事實上,湖北金環正是1993年5月以湖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人,與湖北化纖集團綜合經營公司、襄樊市第一棉紡織廠、襄樊市供電局電力實業總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晚上7時許,記者進入湖北化纖廠大門,沿著其廠區環繞一周。記者看到,高大的廠房里,窗戶中依然燈火通明,并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顯示出生產依然在繼續。而第二天早上不到8點鐘,記者也在大門看到許多的職工騎車進入廠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