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長期以來“重污水處理、輕污泥處理”的環境治理格局正得到逐步扭轉,污水污泥處理設備市場前景廣闊。
污泥焚燒催生大市場
工業廢水污泥、城鎮污水污泥、自來水污泥、江河湖庫疏浚污泥,甚至油田作業后產生的污泥都需要處理。2010年底,環保部發出《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污水處理廠應同時規劃、建設并運行污泥處理設施;目前不具備污泥處理能力的污水處理廠應在2年內建成并運行污泥處理設施。通知同時還提出了污泥必須脫水至含水率50%以下的強制性指標。根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十二五”期間將更加重視污泥處理安全,擬要求10萬噸/日規模以上的污水處理廠都應進行污泥無害化處理,到2015年,全國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50%。
目前污泥處理的方法主要有土地利用、填埋、焚燒和排海等。污泥焚燒技術具有“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特征,已經逐漸成為處理污泥的主流。污泥處理核心耗材是預處理時的絮凝劑,起到濃縮脫水的作用;核心設備包括污泥脫水劑、流化床焚燒爐、沼氣發電機組、污泥干化機等。A股相關污泥處理設備類的上市公司包括:華光股份(600475)、中科通用(300090)、興源過濾(300266)、天通股份(600330)和燃控科技(300152)。
膜制造公司潛力大
同樣地,污水處理設備市場成長潛力巨大。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預測,未來五年,我國污水治理累計投入將達到1.06萬億元,其中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達4590億元,工業污水的治理投資將達4355億元。
MBR膜技術是公認的當今世界最前沿高效的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之一,非常適合我國正在推進的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和促進水循環利用的要求。“十二五”期間,MBR技術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A股上市公司中的碧水源(300070)、南方匯通(000920)及興蓉投資(000598)均從事MBR生物膜制造。
環保部在其制定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中還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新建配套管網16萬公里以上,使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平均負荷率提高到80%以上。財政部已于今年8月份下撥2011年中央預算內基建支出預算43.9億元,專項用于河北、浙江、四川、青海等30個省(區、市)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及污水管網建設項目,支持環境質量改善,確保群眾飲水安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目前A股中涉及管網建設的上市公司包括納川股份(300198)、偉星新材(002372)、新興鑄管(000778)、青龍管業(002457)、國統股份(00220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