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太陽能市場幾乎是與中國太陽能市場發展同步,但多年以來相比較南方發展卻是遲緩的。2009年,東北太陽能行業的增長速度據調查已達20%。2010年,東北的太陽能市場超過40億元。近年來進入東北的品牌實際并不是很多,大約有100多家,空白地區還有待開發,所以東北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如今,在東北的一些城市里,太陽能普及率年年上升,比如盤錦、朝陽等城市,而東北的沈陽作為東北地區的物流集散地,無疑成為了太陽能運輸的中樞。
錦州是太陽能進入東北的第一站,錦州的新立屯鎮是東三省的鐵路樞紐,由該處可將貨物以最短時間輸往東三省各地,啟動遼西市場,非錦州莫屬。太陽能產品進入東北也是在這里得到認證的。東北的最大優勢在于城市間的距離不遠,廠商的市場運行費用比較低,尤其沈陽是整個東北地區的物流中心和商品的集散地,在這里運行市場方便快捷。
葫蘆島,瀕臨渤海,現在農村市場也已啟動,年市場容量可達3000臺左右。銷售方式主要是零售,工程安裝較少,且老百姓對彩支架較感興趣。盤錦由于受到低價位機的沖擊,絕大多數經銷商想找一種低價位機作為補充。鞍山鐵東區市場最好,清華陽光、皇明、天普是銷量最大的三個品牌,整個市場呈現出一派強勁的發展勢頭。松源市江北區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正在加大開發力度,市場前景十分看好。黑龍江礦區,包括雞西、七臺河、雙鴨山、鶴崗市場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高端,對價格不敏感,高中檔機子運作相對容易,普遍百姓則持觀望態度,但市場發展空間大。東北一些縣或縣級市對廠家的整體運作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可以交由地市一級的經銷商去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